但摄影这事儿,大多数人不会把它当饭吃,不会用拍摄来谋生,都是自己茶余饭后的小爱好,搞不好拍多了还能找个女(男)朋友啥的,所以基本不会有人去专门上摄影课,都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边拍边研究。
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多少懂点儿摄影的人都开始当起了别人的老师,开课赚钱,几年下来讲的还是几张照片,丝毫没啥技术含量,不少键盘摄影师和器材党也是混杂其中,说摄影圈小?特别小,圈子里的互相也都认识,说摄影圈乱?也不太平,尔虞我诈的事儿也见怪不怪。
回到主题,新手们,都会遇到哪些误区呢?
太容易放弃
很多人买了器材,拍了一阵子,感觉照片一般,于是就越来越少拍了,甚至把相机遗忘在家里的某个角落吃灰。这样的人是大多数!总以为自己一定要出门旅行才要拿出相机来,平时根本就想不起来带着它。
个人觉得摄影是一件长期修炼的事儿,并非一朝一夕能功力大涨,开始拍不好很正常,哪个摄影师就是天生会拍照的呢?这是一件需要不断练习的事儿。
很多好的照片,是无数次拍摄获得的,好作品的前提是坚持拍摄练习,哪怕开始会有很多烂片,也要坚持拍下去
太爱模仿
模仿分2种:模仿拍摄;模仿后期。
拍照本身是件挺自我的事儿,我喜欢什么样的角度,我喜欢什么样的色彩,那是我自己的事儿,你非要生硬模仿一下,这又有什么意思呢?我见过网上不少摄影教程,教你室内拍摄静物,摆了几束花,一个玻璃瓶,侧方是个自然光,这就算是讲完了,然后布置“作业”让大家练习,然后一堆学习摄影的新手就同样的买花、摆花、同样的光线、甚至死记硬背同样的拍摄参数,这样有什么意义?
比如上面这张所谓的“教程”,告诉你调节参数又有什么用?明明每张照片的调色风格都可以不同
教你拍人像的,无非就是侧光逆光侧逆光,避免顶光,模特怎么摆姿势,怎么拍大长腿、怎么显脸小,这样的技巧就算你学会了,你就能拍出好人像片么?新手对糖水片的执迷,作为过来人我是非常理解的,但想把人拍出“灵魂”,需要加上自己的想法,不是所有美的照片都是好的作品。
还有一种就是模仿后期,微博经常能看到各种打着教你后期的营销号,给你一堆调色参数,高光-50、阴影+30、对比度+25、黄色+15、洋红-10,然后你下载了他提供给你的原片,拉了一样的参数,得到了最终“满意”的效果,你以为你就会后期了么?不讲调色原理、不讲明暗构成,这样的模仿就是浪费时间。大家以后看到这种“教程”真的可以直接关掉了。
太迷信构图
三分法、水平构图、对角线构图、散点构图……听过的没听过的,各种构图大法自成一派,我怎么就觉得这都是扯淡?很多照片都是当时拍的感觉美,然后回来硬要给它安个xx构图的名号?我建议大家不要太在意这种构图法的学习和练习,浪费时间,多看别人的构图方式,多想自己想要的成像画面,这才是王道,一定要按某种构图法则去拍摄,会极大束缚你的想法。
这种强调构图的图,你觉得美吗?是不是为了构图而去“构图”?
太看重器材
很多人聊起自己的摄影史,都是介绍,我从小家里有台xx相机,父母当宝贝,不让自己碰,在自己差不多上初(高)中或大学的时候,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然后开始玩摄影。这种故事实在是太多,基本都是先开始碰器材,才开始练摄影的。不过也没毛病,没器材玩个毛线?用眼拍?
但是,很多人有恋物癖,我本人也对相机这种精致细密的机械欲罢不能,这是男生的天性,你看,器材党一般以男性为主,同时他们也应该是数码产品爱好者。
摄影和绘画、写作一样,器材不过是个工具而已,真正让人有成就感的并不是自己拥有多么贵重的笔、多么安逸的画室,器材好固然重要,但不应该去沉迷其中。往往我们不能在电脑前专心工作就是因为诱惑太多,这儿弹出个微信窗口,那边儿微博有人at,一会儿你就忘了自己原本在干嘛了,所以,摄影也一样,要保持专注。利用好手里现成的器材,去拍你想要的画面,这是正事。
很多时候,手机就能拍出非常出色的照片,器材永远不是借口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