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知识
(一)什么是个人征信报告?
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出具的记录个人过去信用信息的文件,它系统全面地记录个人信用活动,反映个人信用状况。
(二)个人信用报告主要包括哪些信息?
1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
2.贷款信息:何时在哪家银行贷了多少款、还了多少款、还有多少款没有还、是否按时还款等。
3.信用卡信息:办理了哪几家银行的信用卡,信用卡的透支额度、还款记录等。
4.查询信用报告的记录:计算机会自动记载何时何人出于什么原因看了个人信用报告。
(三)如何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1.查询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或个人所在的当地人民银行分支行的征信管理部门。
从2013年3月开始,我国开始个人信用记录网上查询试点工作,2014年实现全国推广,个人可通过登录http://ipcrs.pbccrc.org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2.查询需要提供的资料:查询时,要如实填写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届时,需要带上查询人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原件。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同胞来往大陆通行证、外国人居留证等。
3.查询费用:个人信息主体每年两次免费获取个人的信用报告。
(四)如何避免出现不良记录?
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不良记录的行为:
一是信用卡透支消费,没有按时还款而产生逾期记录;二是按揭贷款没有按期还款而产生逾期记录;三是按揭贷款、消费贷款等贷款的利率上调后,仍按原金额支付月供,银行因余额不足而未成功扣款进而产生逾期记录;四是为第三方提供担保时,第三方没有按时偿还贷款而形成逾期记录。
个人在发生信用交易后,应随时留意还款日期,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或信用卡透支额。同时,在信用卡等停用时,应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停用或注销手续。
(五)不良信息会保存多久?
根据《征信管理条例》的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一般为该笔贷款或者信用卡欠款还清之日)起保存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