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开班授课
2017年3月31日~4月1日,2017年福建省首期中医药适宜技术职业化培训——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培训班在福州中轩国医堂正式开班。3月31日下午举行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班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国家中医药适宜技术职业化培训工程开发推广办公室主办、福州中轩堂承办的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培训班。双方共同合作,旨在培养一批专业性强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人才,提高基层中医预防保健从业人员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队伍,使“简、便、验、廉”的优质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基层群众。通过在中医药从业人员中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职业化应用,实现中医药适宜技术 “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的目标。
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黄晖主任,中医药适宜技术职业化培训工程开发推广办公室于更生主任,中医药适宜技术资深专业培训师金秀莲教授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职业化培训工程项目专家将出席开班仪式。
福州中轩国医堂:
国家中医药适宜技术职业化培训工程开发推广培训基地
国家中医人才实训基地
中轩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福州中轩国医堂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与福建中和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国内顶级中医药学专家、健康管理专家共同创办的五星级全国现代中医双轨健康服务模式示范基地。
基地依托国家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国家中医人才中心的国家队技术、人才、资源优势,汇聚国医大师、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特色专科诊疗技术,通过权威诊疗指导、推广应用中医核心科研成果,倾力打造以纯正中医、专科诊疗、医养集合、健康管理,集临床、科研、教学、培训为一体的现代中医健康服务机构。
基地一直致力于现代中医药医疗健康服务模式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中医药人员的职业化培训工作,现已成功开设“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传承工作站”、“名老中医朱婉华、朱胜华传承工作室”等名家大师的学术思想、特色诊疗技术、经验名方的传承工作室,并建立了国家中医核心科技成果临床推广应用直通车。
2017年元月,经中医药适宜技术职业化培训工程开发推广办公室审核,专家委员会评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审批,基地被授予“中医药适宜技术职业化培训工程开发推广培训基地”,同时,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授予本基地为“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确认本基地为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职业化培训开发推广示范基地,授权在福建、江苏、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等省份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职业化培训推广工作。
《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
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是指能够运用推拿、罐疗、灸疗等中医适宜技术对常见亚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和调理,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早期干预,提早防护,掌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预防手段的高级中医类专业健康服务人员。
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使学员能够独立完成日常保健调理方案制定,对患者进行集体保健调理操作,并能够独立进行健康宣教与保健咨询等工作。
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 非医技人员准入制度
《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市场,建立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人员准入制度而设立的专业,可以申请预防保健调理中心、理疗中心、养生堂等。已经明确的12项可以执业范围:艾灸、耳穴、刮痧、拔罐、推拿按摩、食疗药膳、传统运动、足部反射、贴敷、理疗、慢病康复、中医美颜美容等疗法。
国务院国发2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低廉,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支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
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是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最大程度实现人民健康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重要的生产力基础。同时,中医“治未病”理念尚未得到普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量较小、面较窄,服务模式尚需不断完善、推广,专业技术队伍缺乏,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要大力培养中医预防保健职业技能人才,制定相应的职业标准、考试大纲、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试点,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016年国家把中医药适宜技术“治未病”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10月25日晚,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确定了我国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共计八篇29章。包括优化健康服务,普及健康生活,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发展健康产业,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促进医药产业发展,推动健康科技创新等相关内容。
2017年国医大师孙光荣、王琦又在年初对中医适宜技术做出了全新的解读和发展趋势!!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高度评价↓ ↓↓
2017年初,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在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职业化培训工程师资培训班授课时高度评价中医药适宜技术,指出:中医药适宜技术就是指那些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治疗技术,也称为中医的传统疗法,中医保健的技能,中医特色疗法,中医民间疗法,这些叫法实际上都是指中医药适宜技术。
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中医药应用于基层的重要疗法,具有悠久历史,距今已传承了2000多年,来源于基层,适用于基层,发展于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范围广、内容丰富,非常适合日常应用,并且中医药适宜技术一直在创新与发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具有“简便效廉”特点,通俗来说,就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技术,往往能够解决很大的问题,甚至于名医不能解决的问题。
国医大师王琦教授针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做出全新的定义↓ ↓↓
在中医药适宜技术职业化培训工程师资培训班中,国医大师王琦教授针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定义做出全新的定义:中医药适宜技术是指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技术,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和使用的技术。中医药适宜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覆盖面广,基本不受场地等条件限制,是可以走进千家万户的技术,为广大的受众提供服务。因此,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一种适宜推广、受众广泛、易于传播的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