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工业的新时代,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产生着大量的数据,包括生产、管理、物流、服务等各个环节,同时主体也多种多样,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竞争对手等。从数据产生的本质上来看,制造企业从来不缺乏数据,其无法得到充分应用的关键在于,采集、分析的方法不科学,导致数据利用效率低下,大数据应用的问题目前主要表现为数据有效利用率和分析能力很低等两个方面。
其实,在智能工厂运作的过程中,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并不是大数据本身,而是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技术。工业大数据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全景数字视角,给我们带来新的优势,这就是它成为创新驱动核心动力的来源。在工业大数据的实践过程中,宏观和微观、规模和定制、个性和共性是几对主要的矛盾,制造企业在解决这几种矛盾的过程中,力求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水平,根据生产状况实现系统的自我调整和全面服务个性化需求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
因此,我们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很容易了解生产的过程,甚至是提前预知生产线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及时寻找到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此外,利用大数据思维来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变,改造和提升客户体验,完善操作流程,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