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洋山四期开港!但这次可别乱炒“自贸港概念”了啊……

2022/8/15 13:12:27发布73次查看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12月10日正式开港运行,这个主打全自动化、高科技的新型码头跟建设自贸港有着密切联系,各大媒体周日都没歇着,亲赴上海郊区见证瞩目的一刻。
首先,在有关上海自贸港建设的最早文件中,也就是今年3月31日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中,明确提出“在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这比目前许多捕风捉影、各种揣测自贸港的分析明确多了。
其次,自贸港一直被猜测为自贸区的升级版,而上海自贸区的区域范围是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这里有个小插曲,记者实地去上海外高桥保税区采访的时候,自贸区某部门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要打听自贸港消息得去洋山港呀,来外高桥来错地方了。”
尤其是洋山港四期,全自动化和智能化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这可是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一步! 据央视报道,洋山四期是这样的存在——“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集装箱码头相比,洋山四期码头劳动力成本能降低70%,而生产效率将提高30%......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它(洋山四期码头)一定会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整个上海港十三五期间实现4200万(标准箱)的吞吐量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
权威媒体没有吹牛,洋山港的自动化水平真的很高。一位船舶保险人员说,洋山四期的硬件水平非常高,其实整个上海港的吞吐量和工作效率也不比发达国家的港口差。根据2016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榜单排名,位列前十的分别是上海港、新加坡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香港港、釜山港、广州港、青岛港、迪拜港、天津港。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wind资讯)
由于洋山四期这个港口的开港,又是毫无疑问的,为建设自由贸易港打下了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并不落在人后。这是不是意味着自贸港概念又要热起来?
一位自贸区工作人员说,对自贸港,外面有很多言论都是“乱炒作”。该名工作人员说,“自贸港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属于国内行政体制改革的一步,属于政府监管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会影响哪些产业,要看后续政策推出。”
莫名其妙被问询的上海国企
十九大报告提出自由贸易港建设计划,加之会议期间,10月19日晚间上海市代表团答记者问时的表态,让上海一批国企在10月20日股价一字涨停。尽管相关公司股价在事后有所回落,但随后一周这些公司的股价仍不太平,股票交易异动接连引起交易所问询。根据wind数据统计,10月20日-10月31日,共有34次上海地区公司交易异动引起交易所注意,其中过半数为上市国企。
(数据来源:wind资讯)
股市对“自贸港”概念的热情最先落在一批上海国企头上。10月20日上午,涨停概念股包括上港集团、长江投资、浦东建设、锦江投资、中远海科、东方创业、畅联股份、外高桥、上海三毛等。涨幅超过5%的股票有港翔科技、龙头股份、交运股份、上海物贸、上海凤凰、亚通股份、上海临港、申达股份、浦东金桥、兰生股份、中远海发、上海亚虹、龙宇燃油、上海天洋等多家公司。
正在上班路上的记者收到各种消息来问,你跟的上海国企怎么了?
怎么了?我也想知道怎么了啊!
记者看了一下这些股票,基本上是上海市国资委控股国企,相关公司股价2017年年初以来并没有呈现出走高的趋势,这包括长江投资、东方创业、中远海科、锦江投资、浦东建设、上海三毛、外高桥、上海物贸、龙头股份、交运股份、上海凤凰、申达股份、兰生股份。
乍一看,这一波涨得似乎都很有道理,这里面的关键词包括“上海”、“国企”、“航运”、“建设”、“贸易”,可是没多久,股价就回落了。市场的概念、跟风炒作,让一些公司股价异常波动,还“吃”到了交易所问询,停牌自查。
上次记者去了上海物贸股东大会,公司方面人士澄清,强调目前上海物贸没有跟自贸港有关的业务。 实际上,建设自贸港的相关方案都在上级研究中,不是企业层面能够预测的,所以公司没有办法针对性地研究,只有等方案出来以后,企业才会根据具体内容去研究是不是会有一些机会和发展机遇。
“报纸上现在讲有离岸和到岸的内容,至少在这种情况下,对我们公司的业务影响是有限的,我们公司现在没有进出口业务。”上海物贸方面称,市场上现在都是过度炒作,预期过高,上海物贸本身在自贸区里开展的业务就很少。
根据wind数据显示,上海物贸“进出口”业务、海外营收项财务数据在2016、2015年报中显示空白,公司回应称因为2015年底就剥离了相关进出口业务。公司2017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主要从事汽车贸易、化工等生产资料的批发与零售,以及有色金属平台交易。核心竞争力包括“拥有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上海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上海危险化学品交易市场等多家专业市场,坚持培育365me工业品线上与线下和二手车交易平台”、“公司汽车业务以品牌4s店、旧车交易、维修服务为主要业态”。
假设我们真的就是对标香港和新加坡
基础设施建设不用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早超了新加坡,香港还排在深圳和宁波舟山后面。那么要对标的是啥?上述船舶保险人员说,从吞吐量和港口运营效率来说,上海港的水平已经很高了。尤其是以洋山港为代表,基础设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接下去发展的就是港口的贸易服务等一系列软实力。
“软实力”是什么意思呢?钟山金融控股行政总裁张玥说,香港不论发展自由贸易港还是国际金融中心,都少不了“一国两制”的制度红利,在制度基础之上,首先是使用的普通法体系(common law),为全世界的投资人、商人过来做贸易提供较大的适应性;其次是资本自由度在金融服务、全球贸易上起到的促进作用。
张玥说,探索资本开放一直都是中国政府在积极推进的事情,但中间有许多问题需要平衡和把握,要一步步来;法律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即使要建设包容全球贸易的自由贸易港,中国的基本法律也是不能动摇的。那么在这个层面上,外商真的要来中国做生意,就必须要聘请中国本土的金融、法律等服务机构,这将对本土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也是其发展的机遇。
“现在外商仍然更青睐聘请外资服务机构,中资机构学会做外商的生意,是接下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张玥说,最近几年,在香港的中资金融机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许多中国公司在香港大量与中资金融机构合作,而在以前,这些中国公司的很多金融服务都是由外资机构提供的。他自己就先后历经外资、港资、中资金融服务机构。
最新公布的香港证监会2016年基金活动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内地相关集团在香港成立的持牌法团和注册机构数目,由270家按年上升15.9%至313家,在1348家香港9号牌注册机构的占比为23.2%。现在看起来,中资金融服务机构正在逐渐把中国企业的业务“拿回来”,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服务海外企业的能力。
真的要对标香港、新加坡来建设,我们举两个例子。
第一,香港、新加坡整个城市本身就是一个自由贸易港,上海有可能吗? 上述自贸区工作人员认为,从目前看,上海全区域建自由贸易港不太可能,最关键的是整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使他们能够自由流通、全港高效运转,但国内目前显然在寻求制度上的平衡。“比如学术研究里经常会分析资本开放的好处,但是实际推行起来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制度不可能一下就到位,只能一步步来。”该名工作人员说,区域性的资本开放都仅仅是尝试探索,一下扩大范围推广更不现实了。
第二,一想到香港和新加坡,就想到“代购”和“买买买”,上海自由贸易港能让你买买买吗? 这就涉及到制定怎样的税收优惠制度。例如零售方面,从实际操作来说,一些个人商品可以在香港区域内免税购买,并且带出香港海关外。自贸区概念刚出现的时候,部分群众对上海也是这么想的!彼时普通市民会到自贸区的商场排队购买进口商品。位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内的一家名叫“稀好进口商品展示”的购物中心,记者实地探访的时候,当天没有遇见其他顾客,购物中心内的产品也并不丰富。据了解,2年前该中心刚开业的时候,二楼也有商品,排队者众多,但是现在二楼已经封起来,仅剩一层在对外营业。工作人员解释说是因为公司开始发展网购,因此到店的客人就变得稀少。
另外一家同样位于外高桥保税区内的dig超市(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根据网络上的顾客评价,该商场内的产品从“实惠”逐渐变成了没有价格优势。据上述自贸区工作人员对记者说,dig的发展经历过一轮海关监管。“自贸区内本来就不鼓励大肆零售,仅仅是服务于园区内的一些必需使用,这个是有海关监管条例的。另外,自贸区内的土地属于工业用地,而不是商业用地,不能用于服务贸易,能买到便宜零售商品是外界的误读。”记者希望就该问题向上海海关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上海海关未对提问作出回应。
举个自贸区的“正确例子”
由于自由贸易港具体的政策还没有出来,我们先正确理解一下什么是自贸区红利。
就在上周四(12月7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发布并实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改革创新。
重点需要关注什么呢?从前我国医疗器械的注册与生产两个环节被绑定在一起,必须由一个主体来完成注册与生产。这意味着,要么由医疗器械注册人自己设厂生产,要么由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来申请办理。但是生产医疗器械是很贵的,拿地、建厂,前期投入价格高昂。这一政策出来后,对于医疗器械行业来说,有利于擅长研发的搞研发,擅长制造的搞制造,分工合作,术业有专攻,实际上也是为医疗器械生产商“松绑”,将一些制造商的产能充分释放。
我们知道,政策“松绑”的地方,就是有机会的地方。 根据记者向某券商医药行业研究员打听,这个政策有一定利好,但是利好程度有限。因为不同器械生产的工艺要求差异程度比较大,特别是耗材这块,不同企业在政策红利下能不能迎来利好,还是要根据生产能力和所生产器械的工艺要求来判断。
另外一名公募基金医药研究员认为,现在医疗器械研发投入本身就比较高,只要这方面投入不差钱,后面的生产应该也不是问题。所以这个政策是制度上的突破,肯定有利好,但马上变现也不太现实,不过不排除有些人借助注册和生产分离能够找到盈利空间。
总而言之,自由港概念不单单是给贸易、物流、航运股释放利好,并且实际上利好程度并不如想象中大。更需要关注的,可能是具体的制度改革创新为各个行业带来的发展机会。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