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型较大较重,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青海相 毗邻的一部分地区,数目约占我国原有马种总数的2%。 2.4 哈萨克马 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数目约占我国现有马 匹总数的10%。我国哈萨克马体型比较粗重,阿尔泰马和南 部的柯尔克孜马都属此类型。 2.5 西藏马 古称‘山后马,西康马、玉树马、果洛马等属于 此型,约占我国地方马种总数的4%。分布于西藏自治区,青 海省南部、四川省西部、云南省西北隅境内,藏马随同藏族跨 省区分布,又有日喀则马、那曲马、昌都马、玉树马、果洛马、 甘孜马、中甸马等名称,西藏马的适应性特强,仅次于牦牛, 在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仍能生存。 目前列入国家级保种名录马种有:宁强马、白色马、晋江 马、蒙古马、鄂伦春马、岔口役马。1984年我国马驴品种志列 入地方品种的种马有15个,解放后自己培育的品种有伊犁 马、三河马、金州马、铁岭挽马、吉林马、黑龙江马、关中马、渤 海马、黑河马、某某马、伊吾马等11个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只 有关中马还保留有小种群
马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品种的繁育和改良、马病的预 防、检测和防治。这些工作的开展与马匹的分布比较一致。马 科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省,分别依托于 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山东检验检 疫局国家级马病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 研究所,当然,其他省份的单位也有研究。新疆农业大学、内 蒙古农业大学侧重于马的繁殖育种和马产品开发;山东检验 检疫局国家级马病重点实验室是一个集检测、研究、培训于 一体的复合型马病技术机构,承担着全国口岸马、驴、斑马、 羊驼等马属动物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并接受境外马病检疫 委托,检测项目几乎涵盖了出入境马病检疫的所有项目。中 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要承担对养马业危害最 大的传染病的预防、检测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 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研制成功的马传 染性贫血驴白细胞弱毒疫苗,为我国和世界马传贫防控做出 了巨大贡献,为人类慢病毒病研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同时 打破了世界上关于慢病毒病不能免疫的说法,使我国马病研 究进入了先进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