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本研究巴菲特的书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整天看的有三本,一是《巴菲特如是说》,讲他关于生活、爱情的一些“语录”,小小的一本书;二是《巴菲特怎么选择成长股》,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他为什么能赚钱,股价为什么会涨,要把对复利的认识和这个结合起来运用;三是《巴菲特的投资组合》,我觉得这是最核心的一本,这本书发行量不是很大。就这几本书,把他怎么赚钱全部讲出来了,好像把他的财富密码都公开一样。这些书其实也就阐明了两个观念,一是讲复利的时间价值,二是讲集中持股。概括起来就一句话,非常简单,就是在便宜的时候买进一个好公司,然后长期持有。
投资的最高境界就是充分理解了真理。巴菲特充分理解了这个世界的变化,而且他起步早,活得长,用了50多年来做价值投资,复利乘以足够长的时间,就等于巨额财富。巴菲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很早就发现了价值投资这个真理,然后坚持用一生来实践。
巴菲特在投资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的定力——他要是有一天不严格按自己定下的铁律做,现在拥有的财富可能一百亿美元都不到。复利的增长就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是数学。巴菲特是严格按照价值投资的思路,就是在便宜的时候找一个特别好的公司,买进去,长期坚持这样做。方法很简单,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非常少,因为证券市场每天的诱惑实在太多。好多人也知道应该怎么赚钱,但他们就是觉得那个太慢,总想投机一下赚一大把,完了以后再来做价值投资,大多数人都有这种小聪明。
假设真有一个“巴菲特俱乐部”,这些人都相信价值投资,但是投资的品种也不会一样,芒格和巴菲特的投资就不一样,只有一些是重合的,但是大家都赚钱。这就是个人能力所限造成的。比如我们漏掉了一些上游产业股票的投资机会,因为上游很难看到。不过我们弄不懂就不做,做就要翻几倍出来。投资还是很难琢磨的一件事情,它是一个综合的能力,我们选了一些好公司,也漏掉了很多。但是就像巴菲特说的,不怕漏,只怕错。
原来计算机行业一直是ibm,谁会想到有戴尔出来。你反过来想想,当初搞电脑的有多少,看上去都差不多。比如消费类里边一讲到苏宁电器、国美电器(0493.hk),觉得这个应该是中国的bestbuy,甚至沃尔玛。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美国有多少搞零售的,又有哪一家的股价像沃尔玛三四十年一直增长达到上千倍的?所以说,同样类型的企业,对投资人的回报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我要表达的意思是,外表看起来相似的一些事,很多人马上就往最好的可能上边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