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体锻炼。培养5-10年后领导层接班人,身体素质是首先要考虑的第一要素。为此企业商学院专门设置了体能训练课程。每学期开班,前一周都是军训。并在每天早上组织晨跑,每月都会有体育竞技比赛。
通过体能训练课程不仅增强了后备人才的身体素质,还带动全公司形成锻炼身体的风潮。各层次、各部门员工都自发参与其中,见面第一句“跑几圈了?打几个回合了?……”
当你发现,上班后,各成员精神饱满的状态,你就知道体能训练发挥出多么巨大的作用。
据说,万科副总级别以上领导,必须参加马拉松比赛,考虑到房地产行业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和压力,这一规定也算有其内在合理性。比如万科前副总裁毛大庆发布的《跑步治好了我的抑郁症》提到万科跑步文化对自己的积极影响,在朋友圈里风转,受到热捧。
2. 语言锻炼。首期选择的大多是总公司的后备人才,部分成员的语言表达存在少许问题。为此合易咨询与企业商学院讨论,设置主题演讲活动。每一期头一周便布置演讲的主题。每个成员有大把的时间准备演讲内容和进行练习。
商学院事先确定规则,在演讲过程中会有导师评分及学员评分;演讲后会有导师及学员提出演讲的优缺点,便于所有人吸收这些优点、改进缺点。演讲评分最后一名,将担任下次演讲或辩论的主持人。
语言表达并不仅仅是沟通的手段和工具,而且是头脑中进行分析、思考、判断的延伸和外化。从胜任力角度,层级越高对基础业务能力的要求占比越低,对概念运用、抽象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要求占比越高,所以语言锻炼是后备人才培养的重点。
3. 课题攻关。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该企业也不例外。企业商学院搜集在企业发展中的难题编辑成素材进行教学。每一次课程,都会将难题的背景、原因、具体事项等发给参与学员,并让学员提出解决方案。在授课现场,导师会让学员详细阐述解决方案,并组织大家讨论每个方案的优缺点,并形成新的方案。过去遇到的问题会对照当时的解决措施,讨论、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相互比对,尽可能提出创见性的不同解决思路。现实中遇到的当下问题,会邀请问题所在部门的主管领导参与,听取学员的思路、想法,并引导问题解决方向。
如果当场能够形成初步的可行性思路,会让学员组建课题组进行专项课题攻关。在此过程中,深入挖掘每个学员的潜质,培养学员及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以酒会友。每期培训班,也是公司领导层与学员亲密接触的契机。每周都会有一位高层领导请学员们搓一顿(或火锅、或烧烤、或其他特色饮食),与学员们喝上一点。畅谈工作经历、职业理想,说说各自的职场困惑,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出对某一个业务问题的饭桌讨论。同时,通过这些机会,高层领导可以深入了解后备人才、培养感情、捕捉潜在信息,提出反馈意见,最重要的是在一次次亲密接触中,慢慢锁定候选人。
企业商学院为培养接班人准备了二十多种培养方法。每一阶段、每一序列的后备人才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
总之,人才梯队建设不能大而化之,一定要基于具体企业的实际,根据企业性质、员工特点、文化氛围、胜任力要素等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特色培养方式。另外,后备人才不仅要依托商学院进行培养,还要在具体工作中锻炼,让人才梯队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大家有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