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与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国曾宣布将每日180万桶的减产协议延长至明年一季度。同时,由于部分OPEC成员国的减产履约程度降低,石油市场依然处于熊市。
行业研究公司卓创资讯分析师高健表示,“石油市场似乎已不再受OPEC减产相关消息的影响,这意味着通常影响价格的供应面消息已没有太大的影响,现在是时候把注意力转向需求侧。而在这方面,随着中国燃料需求的减弱,意味着油价走低的时间可能更长。”
周三(7月19日)亚洲时段,美国WTI原油期货下跌0.1%至每桶46.52美元,且仍旧不到三年前价格的一般;指标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1%至每桶48.80美元,2014年曾一度超过115美元。
随着OPEC和其他产油国减产,以达到削减过剩供应和支持油价的目标,国际能源署(IEA)预计,OPEC上个月的减产执行率下跌至1月启动以来的最低水平。任何油价的持续反弹,都将取决于中国需求的增长和减少的供应。
另外,IEA还在上个月的报告中称,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2017年的汽油需求日均将增加9.5万桶,远远低于之前两年23-29万桶/日的增速。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销量首次出现下滑,这是至少13年来的首次。
国金证券分析师GuoYifan表示,“中国的燃料需求遭到诸如共享单车和天然气燃料汽车等替代交通工具的挑战。”她预计,大城市共享单车的的使用今年将替代127万吨的汽油需求,而天然气汽车已经取代了去年交通工具的220万吨燃料使用。
IEA上个月将中国2017年的总是有需求增速下调4%至38.5万桶/日。据外媒,中国4月的表观石油需求下降0.3%,而汽油需求下滑6.3%,为去年9月来首次。
驻上海的大宗商品研究机构ICIS-China分析师AmySun称,“夏季通常都是需求高峰,但自今年4月以来,中国的汽油需求却走疲,而且并且来自民营炼厂的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