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你离设计行业“领头羊”还差多少步?看看设计大牛怎么说

2022/5/17 7:15:14发布48次查看
还记得咱们英姿飒爽的孟老师吗?
那个声音充满了磁性同时温柔满满的孟老师!
你或许听过他的课,但却没机会了解他!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孟老师的传奇故事吧~
专访嘉宾:洛可可贾伟设计总顾问,洛客创新设计学院副总经理,产品pi识别系统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导师。在工业设计行业深耕13年,为苏泊尔服务六年,打造过多款标杆和爆款产品等等。
多重身份下的孟宪志(下称孟老师),和许多勇于追梦的80后一样。也曾经为理想折腾过,而现在画风一转俨然是个爱写书法,追求内心平静的“中年鲜肉”。但无论时代、环境如何变化,他依旧是将设计作为生活全部的“普通”设计师。或许他的设计经历会对正在看这篇专访的你,有些不一样的鼓励和启发!
01
“80后那一代对经历了最为尴尬的阶段”
对于很多80后设计师来说,他们那个年代下互联网的发展、国外文化的输入。让他们可以无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始真正的去释放、表达自我,他们认为那是设计师最好的时代。孟宪志(下称孟老师)作为80后中第一批工业设计师,他却表示那是工业设计师最“尴尬”的年代。工作不再包分配,设计师们开始走出“安全区”,去寻觅更大的世界。
洛客:作为80后第一批工业设计师,你觉得那个时代下的设计师和现在相比会有什么不同?
孟老师:在那个年代下,设计师们都有自己的特长,毕业后从事工业设计的少之又少。设计方式和现在的会有些出入,手绘草图是我们表现创意最直接的方式,这个习惯我也坚持了十多年。加上我的动手能力会比较强,所以在做设计时会自己去做手扳。完了之后再用软件去处理,不像现在建模、渲染,大部分线上完成。可以说那会儿的设计师的设计方式很原始,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十分高。
(孟老师13年前大学时期,用ps做的一些产品图)
← 左右翻动查看更多 →
洛客:从你自身的发展来看,工业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看得更高走的更远呢?
孟老师:第一个是创意性,包括创意草图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而手绘是表达创意更快速的表达方式,无论在哪个时代,草图的重要顺序永远在前面。创意永远都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孟老师的手绘草图)
← 左右翻动查看更多 →
第二个是品牌基因的理解和塑造,这是创意最高的一个境界。第三个就是做有中国性质的设计师,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牛掰的设计大国,那这一天的到来是需要设计师思维的改变,才能引领着这个时代。
洛客: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线上做图更方便,为什么你还执着于坚持手绘草图这件事呢?
孟老师:现在很多设计师往往不注重草图,或者把它当作阶段性的工具,实际它在设计中占很大部分的价值。当你在做一个设计时,你可能用了两周多半的时间做创意。所以说,创意的时间是不可衡量的。我们把设计师分为两种,一个叫垂直型人才,一个叫梯形人才。
在工业设计里面,涵盖了草图、2d、3d,包括到最后你的提案你的表达。设计师更多的是负责前端,那么落地性就会偏弱。那现在会让设计师完成所有的设计动作,两个时代的划分就让设计师综合素质变得更高。那在近期我也会在腾讯课堂有一个关于手绘的课程分享,到时候欢迎更多的设计师来一起交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2
“苏泊尔曾经80%的产品都出自我手”
和孟老师聊天,会让我有一种久违的内心平静,在他身上你很难看到所谓的设计大牛的距离感。虽然在学校时,一直是工业专业第一名。但当年由于痴迷于苹果的水晶图标,在毕业做了一年的平面,才回归工业设计。
但回归之后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成为了设计总监。可以说当年你所用的电器,或许就有一款是出自他手。
洛客:就目前的社会环境而言,你觉得设计师是否还有必要在一个领域深耕多年,这是否会限制自身发展呢?
孟老师:限制发展是肯定不会的,从我的发展轨迹来看,在上海的设计公司六年,在洛可可七年。做的久了,你会对这个行业更了解。对这个领域的垂度、深度的理解,会转移到其他行业。之前我做的很多家用产品都在着重表现外观,当我在做文创时,我会知道不只在做所谓产品线条的定义,就像我们说的毛笔字,永远是意在笔先。所以说不同阶段的大量积累,会让我对产品的理解更加透彻。
(牛首山文创)
← 左右翻动查看更多 →
比如在接触到老舍茶馆的带队项目之后,又做了很多故宫、牛首山及其它文创项目。加上前面垂直领域的积累,和现有新型行业的出现,会让我对线条及点线面的理解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通过这个故事呢,就是想告诉年轻设计师们,在一个行业稍稍有点深度,这样对于未来设计的把控力是很有帮助的!
洛客:对于你快速进阶的秘诀,能否透露一下?
孟老师:首先来说,垂直度的思想是很重要的,其次毕业时不要左顾右盼,当你垂直你的领域或者你的喜好时,千万不要左顾右盼的去徘徊。要认真的去把你当下的过程去完成好,有一段时间要真正扎进去,只想设计,只想产品具有的本体,这样你才能进入另外一个高度!
(孟老师的一些工业产品)
← 左右翻动查看更多 →
03
“不善于分享的设计师不是好老师”
从设计师到老师角色的转变,让孟老师身上更多了一份责任感。在专访的最后,我们也探讨了很多关于年轻设计师们面临的一些艰难抉择。他说他也同样经历过徘徊、抉择,甚至一度想要放弃这个行业。但在聊到回顾13年的设计生涯,最让你感动的时刻什么,他说:“当自己的产品第一次在商场里、在橱窗里被展示出来,被消费者喜爱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作为一个设计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洛客:很好奇,在你的设计生涯中,会在某个阶段有想要放弃这一行的想法吗?
孟老师:当然有过,在设计第二年,就一度想要放弃这一行,因为没有成就感,产品周期太长,中选那么多却没有上市的。但第三年我的产品迅速上市,在市面上在橱窗里看到自己的产品大受好评,那个时候就非常坚定的促使自己走下去。虽我算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pi理念的设计师,这让当时的我对于国际化定义产品的思路、产品的价值点、创意技术的制定,都有了不一样的思考高度。
(pi图)
虽然当时做的是一个小领域设计,但我们用的是国际顶级的技术,是这个领域最好的。有些产品拿到十年之后的今天,依然是非常先进的,我想这也是一个设计师在设计路上不断追求高度的一个成就感体现。
- end -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lkk-xy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