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股权是战略转型?
10月8日晚,福田汽车对外发布公告称,拟在北京产权交易所预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沃汽车)67%股权。消息一经发布,引起业内高度关注。随后,福田汽车发布官方解读:转让宝沃67%股权目的在于战略转型,继而实现“开放乘用车、做强商用车”的目标。
当然他们这样说肯定是有依据的。据今年9月份公布的数据,福田商用车8月销量超3.5万辆,同比增长10.15%。重卡、轻卡、轻客等细分市场均有良好表现。这也直接促使了福田汽车产生“集中兵力干大事”的发展意图,做精做大商用车,打造福田汽车的拔尖优势项。
确实,在经历了将近十年的黄金高速发展期,中国车市已明显步入微增长的常态。不可否认乘用车市场仍有广阔的空间,但是根基愈发深厚的传统车企和不断入场的造车新势力,使得汽车市场前所未有的竞争激烈。此时在乘用车市场鏖战未必是正确的选择,既然如此,在商用车领域全力一搏,也不失为一条光明大道。
有人却说这是无力回天!
当然有肯定也有否定,对于这次的事件,有人选择相信福田是在传略转型,但同样有少人觉得这是无力回天的表现!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
先从市场来看
2014年,福田汽车以500万欧元的价格从宝沃品牌所有者borgwardag公司收购该品牌,并开始国产化。2016年,宝沃品牌推出的首款suv车型bx7上市,月销曾一度超过5000辆,一时间成为suv市场的一匹黑马。然而,该车型最风光的日子仅维持刚上市的几个月里,之后疲态尽显。
之后宝沃本欲借助第二款车型bx5挑起大梁,然销量再度不尽人意,该车自上市开始月销2000辆的门槛亦没迈过。而在今年上市的全新紧凑型轿跑bx6和新能源车型宝沃bxi7,其过高的售价在品牌影响力不足的情况下,销量依然存疑。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17年宝沃汽车总销量为4.4万辆。而今年1-7月,宝沃汽车累计销量为18,996辆,同比下降23.3%,受销量影响,宝沃亏损也在继续加大。
而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福田的掩耳盗铃。虽然宝沃汽车听上去像是是一个德系车,但是自它进入中国以来,身上流淌的是福田的血,但是呢,福田每次对外宣称宝沃汽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德系车,一方面抬高了自己的“身价”,另一方面也在“误导”一些无知的消费者。这样福田一味的卖品牌而不看重技术的改进,难免会让消费者心寒。
再来分析一下财政方面
2017年,北京宝沃实现营业收入50.96亿元、净利润亏损2.75亿元。而今年1-8月,北京宝沃营业收入22.67亿元,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6.49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收购宝沃汽车至今,福田汽车在宝沃汽车身上花费的资金已经高达100亿元。
而根据福田汽车近几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在扣除投资和营收外收入等“副业”利润后,福田汽车最近几年主营业务实际都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2017年福田汽车的营业收入为517亿元,同比增长11.13%;利润总额4734.63 万元,同比大幅减少90.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大幅减少80.25%。
再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布的具体信息显示,宝沃汽车 2017 年净利润亏损 2.7 亿元;截止今年 8 月 31 日,亏损达到 16.48 亿元,总负债 66.67 亿元。从目前的财务状况来看,宝沃汽车今年较去年负债状况增加 27 亿元,亏损严重。以目前的运营状况,宝沃汽车若想实现盈利,短期内可能不太现实。因此绝大多数人还是相信福田已经无力支持现状,决定转让股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