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史上最牛女性CEO,五招“打败”可口可乐

2022/3/19 2:38:27发布83次查看
文 | 李珂
雄踞碳酸饮料霸主地位一百多年的可口可乐,却败给了一个女人。而她,就是百事公司传奇总裁:indra nooyi(卢英德)。
她和多数人一样,没有深厚的“背景”,靠勤奋和智慧走完了她在百事24年的职业生涯,其中,50%的时间是在ceo的位置上。
1
“女官”的骄人业绩
上周,百事公司行政总裁兼ceo卢英德正式卸任。这位来自印度长大的“姑娘”,是百事首位外国“舵手”,也是该公司第一位女性ceo。
重点是,在她担任ceo期间,百事的年收入增长了81%,于去年达到635亿美元。并成为全球最成功的食品、饮料公司之一。
2017年,百事公司总营收为578亿美元,以显著优势“跑赢”了可口可乐公司(去年总营收352亿美元)。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百事营收160.9亿美元,每股收益1.61美元;同期,可口可乐公司营收“仅”为89亿美元,每股收益为61美分。
虽然在股东回报率和市值方面稍逊于可口可乐,但在业绩上百事公司确实更胜一筹。
刚刚,百事又交出了一份佳绩。
其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实现营收164.9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为24.9亿美元,同比增长16%;经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59美元。
百事本次佳绩主要得益于销售成绩的理想,尤其是北美市场出现2.3%的升幅,在饮料市场饱和度居高不下的今天,还能取得小幅度增长着实不容易,好比继续前进了一大步。同时,净利润大涨16%,这也让卢英德十分高兴。
看到如此漂亮的业绩,如果你也是同样身为职业经理人,此时该好奇了,卢英德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事实上,她的职业生涯是从产品经理开始的。
1973年,卢英德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印度马德拉斯基督教学院后,进入加尔各答印度管理学院学习。在当时,印度管理学院是印度仅有的开设有mba课程的两所学院之一。
两年后,卢英德顺利获得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走上了工作岗位。
品学兼优的她很快成为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产品经理,不久后又被强生公司聘为印度孟买办事处的品牌经理。在这段时间里,卢英德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营销以及市场调查经验。
尽管已经是工商管理学硕士,但难度高、任务重的工作,以及相对闭塞的工作环境,还是让卢英德吃了不少苦头。但与此同时,卢英德解决困难的能力也使得她的商业天分逐渐显露出来,而这些经历则使得她在这个充满刺激和挑战的商业世界里赢得了一席之地。
2
500美元重返校园
很快,卢英德发现,在印度管理学院所学的知识明显不能使自己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更不要说实现商业梦想了。恰在此时,卢英德看到了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一则招生信息,于是,已经工作两年的卢英德决定重返校园,去耶鲁留学。
递交留学申请后,卢英德如愿收到了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1978年,在离开校园近三年后,卢英德告别家人,背着行囊,带着500美元,奔向一个陌生的国度——美国。
耶鲁大学历来崇尚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是一个弥漫着学术气息以及自由气息的学府。
尽管此前她从未到过美国,但凭借自己的智慧及自信,卢英德很快适应了那里的生活。在高手如云的耶鲁大学,卢英德的个人魅力以及领导才华初次显现,在两年的留学生涯结束时,她已经成长为一名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的耶鲁管理学院高材生。
虽然,求学期间的她,也因为时长出现的经济困境而不得不四处打工。
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卢英德留在了美国。借着卓越的才华以及坚定的自信心,卢英德获得了波士顿咨询集团面试官的青睐,成了该公司的一名高级职员。
在这家公司,卢英德一面挑战着世俗的偏见,一面充分展现着自己的实力,很快得到了重用,还升职成了国际化企业战略咨询业务的项目经理。
一定程度上,卢英德的美国职业经理人生涯是从这里拉开序幕的。
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卢英德也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一样,经历了职业的困惑以及初入职场的不适应。不过,她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方向和定位,一步步行走在追逐自己的梦想的道路上。
六年后,卢英德接受了摩托罗拉公司的邀请,担任了该公司的副总裁,负责企业的战略和规划。
此后,卢英德又为abb集团效力四年。在这些著名跨国公司所经历的锤炼,使得卢英德的发展前景变得更加明朗,而她的前行之路也变得平坦和开阔起来。
3
在百事成就“铁娘子”
1994年,在abb的任期结束之际,卢英德几乎同时收到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加盟邀请。
他们分别来自百事公司ceo韦恩·卡洛维和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卢英德最终接受了百事抛来的橄榄枝,成为百事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
在之后的时间里,卢英德和百事的首席执行官紧密合作,一起带领百事走出困境,实现了新的腾飞。与此同时,伴随着工作业绩的凸显,从首席战略官到首席执行官,卢英德在百事公司的职位也越来越高。
2006年10月,随着一纸任命,卢英德成为百事的首席执行官,也成为百事的首位女掌门。这次变动,使她从享誉美国的高级资深战略家,成为闻名全球商业圈的“铁娘子”。
此后,卢英德这个名字就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也不断打入多个全球排名榜单,成为全球女性效仿的商界英豪。
在担任百事可乐首席执行官期间,她一直试图为公司赚取更多的盈利。她曾著眼于产品的包装设计,每星期花时间巡视产品在门市架上的陈列状况,某次她亲自试搬公司旗下一品牌的矿泉水,发现颇为费力,“女生根本不想购买!”于是,立刻要求减轻包装重量。
她对细节的要求几乎到偏执的程度,就连超市饮料架上少一瓶百事可乐、雪柜门挡住百事商标之类的小事,她也不放过。后来,她更引入健康零食与饮料,获得了众多员工的认同。
当然,这世界没有什么是顺理成章的。
卢英德刚进入百事的时候,也面临许多难题。那时候,在海外市场,百事很难赶上可口可乐,而百事公司旗下的必胜客、肯德基等餐厅也出现了运营停滞,收支几乎持平的状况。
她仔细研究了竞品可口可乐,发现百事根本不适合餐饮业,于是,果敢的她直接建议公司把餐厅业务砍掉。但对当时的百事而言,这是个难以割舍的业务。因为出售了这笔业务,就相当于减少了100亿美元的营业额。
2005年底,时任公司cfo的她带领团队将市值干到了984亿美元,摘掉了可口可乐保持了一个世纪的“可乐之王”桂冠。
百事几乎没有跟可口可乐正面交锋,而是采用了迂回路线,并最终夺下了可乐的百年桂冠。
不仅如此,目前,在健康型非碳酸饮料上,百事已经占了近一半的美国市场,市场份额也是可口可乐的两倍。
卢英德:未来充满挑战,我们应该更大胆
我们正面临一个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商业环境,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挑战来临以前摆脱它甚至主动塑造它,而不是等待并受到它们的冲击。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必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大胆,更有创意。
以上,是卢英德在邮件中提及的,而这封邮件,是她在正式卸任前,给百事可乐员工的“告别信”。信中,除了其难以平静的内心,她将自己独有的“敏锐”再一次分享给了未来的百事人(加黑部分为邮件原文翻译)。
“首先,无论你是在运营,销售,研发还是其他的职能部门,对想要实现的目标总是要要有一个清晰、引人瞩目的愿景。这正如箴言,‘没有远见,终将灭亡’”。
水有源、树有根,任何事都是有因果,有起源有走向,其内部客观存在很强的逻辑关系,未来一定是可预见的。只不过很多人忽略了一些要素,对事情的起源没看到或没看懂,对过程又缺乏认识,当然就认为未来是不可预知的。
企业也是一样,一定要有远见,具体到实施行为上,就要有发展战略。实际上,战略就是构建能够有远见能力的能力。但是,要让战略具有能够有远见的能力,企业家、企业情报系统、企业上下都要构建起包括洞察、判断、预测、决断这些能力。
如果你洞察到问题了,又有决断力,你就会占据先机,这就是有远见,就会获得远见能力带来的超额收益。
“其次,平衡长期愿景与短期效益。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背负短期目标的压力,但一定要尝试用长期可持续的方式来实现。只有这种方式,才可以平衡公司的业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不危及企业生命时,把企业长期利益放在短期利益之前。
这个原则很难把握,因为很多管理者往往把自己的职业生命同企业的生命混为一谈。当一个ceo经常为财务数字,特别是为利润数字做短期业务安排时,这本身就是一个清楚无误的信号——这个管理者经常会把个人利益放在企业之前。这是企业不幸中的最不幸,如不能改正,就必须换人。
企业的战略必须是每天做的事,比如,这个事业部是增员还是减员?那个项目是继续投入资金还是暂缓?一个不断亏钱的部门发不发奖金?企业战略目标就是通过这些日常决策体现出来,企业的未来也就由这些经常性的平衡决定了!
那么,什么是危及企业生命的事情?不是销售额的短期下降,不是当年利润的降低,而是现金流不够,是公司破产,是被兼并和收购这类能使企业不复存在的事情。因此,根据这个原则,企业在能正常运作时,应尽可能把长期利益放在短期利益之前——多做为明天打基础的事。
“第三,有效地聚合团队。无理论你的策略如何聪明,最终成功和失败的决定因素还是你的团队。在你的每一个行动中,找到能够帮助你实现愿景并成就他们自身的团队至关重要。”
团队精神的形成要以信任为基础,团队中的成员要紧密的合作,信任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能力,信任团队领导者的能力,在思想上做到统一,在工作中体现出团队的默契,能够把集体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
一个团队的成功离不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成功也离不开自己的团队。
很多创业最终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团队中的意见不统一,团队分歧严重,导致整个团队没有了精神支柱。基本上这些失败的案例都是由于团队中的成员没有真正认清自己的定位,每个人都想让团队去执行自己的想法,而ceo又队整个团队的控制力不足,致使团队执行能力差,矛盾越积越深最终爆发
“第四,做一个好的听众。当有人向你反馈意见时,请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相信他们是真心愿意提供帮助,并采纳合理化的建议。我保证,这将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同事和更好的人。”
沟通是信息交流的过程,若不听或听不懂对方的意思,便无法准确反馈,无法达成沟通目的。
而沟通首先是倾听的艺术。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你认真地倾听了别人,他们会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对你的好感度也会增加。
在谈判、辩论、受课的过程中,你会迅速获取那些有用的信息和关键点,在倾听别人倾诉的过程中,你会提前组织好语言去应对。
“第五,终身学习。我们所在的世界正在迅速变化,如果你在未来几年希望继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地自我教育。访问我们的终身学习图书馆,参加百事可乐大学的课程,听博客——无论你们在什么岗位,都要将终身学习作为首要任务。”
很多人会说,我生活中需要什么知识现学现用不就好了,学习不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工作的吗。我们为什么还要终生学习呢?
功利性学习的范围是非常狭隘的,收获也非常有限的,但是终生学习的回报却是不可估量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复利 (compounded interest)是这个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那些理解并使用它的人将最终获得巨大的财富。
巴菲特也正是利用了复利的力量。在管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50年的时间里,他通过复利让每年21.6%的增长,变成了现如今高达 1,826,163% 的资产增值。
而复利的效果不仅可以应用在财富的积累,更体现在知识的积累。(文中部分信息来自《500美元问鼎百事ceo:全球头号女强人卢英德的经营哲学》)
-end-
作者:李珂 | 编辑:橘子
转载请标明出处、作者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