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那时的祢衡才二十四岁,二十四岁的他逸才飘举,孔融称其“淑质贞亮,英才卓荦。初涉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暂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弘羊心计,安世默识,以衡准之,诚不足怪。”还是在多年以前,“时衡未满二十,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共结殷勤,不能相违” (《平原祢衡传》),孔融便与之有了尔汝之交。
3、年轻的祢衡颖悟过人,所见过目不忘。《祢衡别传》载其一事,云其曾与黄射过蔡邕墓,见蔡伯喈所作碑,祢衡一过视之,叹之言好,记之于心。后日归章陵,黄射惋惜没有让人把碑文写下来。祢衡却说:“吾虽一过,皆识,其中央第四行中石书磨灭两字,不分明,当是某字,崆不谛耳。”因援笔书之,初无遗失,唯两字不着。黄射虽知其才,犹嫌有所脱失,故遣往写之,还以校其所书,尺寸皆得,初无脱误,所疑两字,故如祢衡所遗字也。
4、年轻的祢衡才思敏捷,下笔即成佳构。有胡政者死,祢衡为作板书吊之,“时当行在马上,驻马援笔,倚柱而作之”,顷刻而成。又曾于黄射大会宾客时,人有献鹦鹉,黄射举卮酒,邀祢衡为赋,“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5、“忘年之交”是指两人交往,忘记年纪的差距而成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