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记忆|偶然,起源
信息学院编者按:
偶然,他选择了去科技大学,选择了信息学院,开始了难忘的大学生活;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他勤奋而不知疲倦,享受着探索未知领域的乐趣;他作为助教的经历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掌握了他的专业知识;他参加了极客社区丰富多彩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他发现了自己对底层系统的热爱,加入了导师组,从事存储系统的研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从而获得了全面的提高。他是毕业生的嘉宾——2016届优秀毕业生荆玉琢。
01意外地,它起源于sist
我还清楚地记得,高二暑假期间,班主任送来了上海科技大学夏令营的报名通知。上海科技大学?我以前从未听说过,我怀着好奇心提交了申请。
没想到,这是一个如此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一切。
在夏令营,在教授们幽默的介绍下,一所令人耳目一新的大学展现在我们面前。“符合国际标准、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小规模高水平、一流的教师、超高的师生比、学术导师制、英语教材、英语教学、3+1交流机会……”这些引人注目的信息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让我对这所学校深深着迷。
各种各样的巧合最终让我选择来到这里,开始了难忘的大学生活。
旧金山金门大桥伯克利暑期学校
学习海洋很有趣
我一进大学,就听说我在hkust上了“无水课程”,每门课程都是硬核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如果你想获得高分,你的成绩和考试非常重要。想在考试前偷懒冲刺吗?这里肯定行不通。
在我看来,hkust的课程有两个特点。首先,hkust的专业课程都使用英语教材,很多课程都是用英语授课,这不仅保证了专业术语的准确性,也消除了我们阅读原版外语教材的障碍。许多专业课程的教科书和课程项目都采用了世界顶尖大学使用的原始材料。例如,《计算机体系结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s61c的教材,《线性代数》是麻省理工学院吉尔伯特·斯特朗教授编写的外语教材。其次,系统的课程体系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大一新生的“计算机编程”课上,我们接触到了两种编程语言:一种是灵活通用的python,它不仅适合作为入门语言,而且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等热门领域;另一种是前瞻性的rust语言。虽然一开始很复杂,很难使用,但我理解了它背后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实际应用深刻体会到了它的优势。在学习过程中有一段激情的经历,至今难忘。“计算机编程”下的每一项作业都对应一个记分牌,谁先拿到所有测试点,谁就能排名第一。为了争夺第一名,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争夺“代码权力”。我甚至专门开发了脚本来自动检查和更新,并用git自动提交书面代码。每当我第一个完成新布置的作业时,我心里总是充满喜悦。
计算机程序设计第一学期的所有作业
在我大三的时候,我参加了几门计算机系统课程,每门课程都需要大量的代码。从开学开始,电脑桌面上的待办事项清单就充满了截止日期。每个周末,当我有一个很大的空空闲时间时,我和我的队友把电脑搬到宿舍楼的活动室,一边编码一边讨论困难的问题,并分享忙碌收集的新歌。虽然我很忙,但“造轮子”的时间仍然很快乐。
在我所专攻的计算机系统领域,系统的课程内容和项目是打好计算机系统基础的关键。有了对知识体系的理解以及研究和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独立。
在“编译原理”课程项目中,我们实现了从源代码到mips指令集机器码的编译。在“计算机体系结构”课上,我们自己“画”一个中央处理器,它可以真正运行编译后的mips机器码;在“操作系统”类中,我们编写了一个基于框架代码可以在x86处理器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没有技术选择的限制,所以让我们从物理层开始利用声音通道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堆栈,最终实现从千里之外的ftp服务器下载完整的文本文件的功能,即使是以电话拨号上网的低速。底层的计算机系统没有华丽的图形界面。我们不断摸索,试图在黑色背景上有白色字符的文本用户界面中犯错误,在屏幕上看到正确的结果就像在沙漠中发现宝藏一样令人兴奋。
在系统地学习了这些领域的基础课程后,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信息学院的学生可以“通过提纯硅来制造计算机”。
除了专业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创意学院的现代艺术与音乐剧导论。《现代艺术概论》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出发,用一种简单的方式解释了艺术设计随时代变迁的发展过程。它跟随梵高的笔触感受“麦田里的乌鸦”的阴郁和绝望,跟随密斯·凡德罗欣赏大师的建筑设计。《音乐剧》带领我们漫步在经典音乐剧的殿堂。课程结束时的讲座表演让我们亲身体验了音乐表演的乐趣。这种课程让我们极客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艺术氛围。
音乐课表演报告
助教,这也是经验
除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还为本科生提供了登上讲台的机会。大一的时候,我学完了程序设计课程,大一的时候,我在信息技术概论的课程中担任助教。虽然只持续了一个月,但我创造了已知最早助教的记录,并为我以后的助教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随后的几个学年中,我还担任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的助教,并多次登上讨论平台。
我从助教的经历中学到了很多。每次讨论课前,我都要认真准备,不仅要复习,还要深挖和拓展,这样我就可以当场回答学生的问题。这个过程让我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助教也是演讲和交流的舞台,它不仅锻炼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我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
04社区,丰富多彩
极客派俱乐部给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我在这里结识了许多好老师和好朋友。
我多次与社区核心成员一起参加黑客马拉松、在线ctf和离线信息安全竞赛。每次参加比赛,我都能积累很多实践经验,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很多相关知识,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宝库。
2019年下半年,我参加了sc19 scc超级计算大赛,与极客派_高性能计算的成员。准备工作投入了大量精力(硬件选择、软硬件集群、性能测试、代码优化等)。)。团队将每周一起分析、总结和讨论各种话题。决定性的战役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举行,你可以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球队竞争。在与大师的对抗中,我们可以很快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通过一周又一周的赛前准备、现场反应和赛后认真总结,我们的经验会越来越丰富,我们的队伍也会越来越强大。我不能忘记比赛过程中队员们轮流换班的情况,也不能忘记每次超级大国拉响警报和每次突然停电。正是在上海科技大学提供的宝贵资源的帮助下,我有幸参观了超级计算领域的顶级赛事,从而有了一次非常珍贵而难忘的经历。比赛结束后,我开始指导超级计算团队的新生力量,希望能为学校超级计算团队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我希望hkust的超级计算团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sc19超级计算竞赛
sc19超级计算竞赛(与交通大学)
除了极客派的活动,我每周日晚上参加的合唱排练活动也让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个放松的时间。我已经三次和成员一起登上了学校新年晚会的舞台,并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他还参加了flash表演和许多报告表演,包括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主题活动中与学校管弦乐队一起录制《我的祖国》。我所有的经历都将是我大学四年的珍贵记忆。
唱诗班新年晚会
科学研究,勇于开拓
研究型科技大学为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进入实验室,与导师和研究生一起进行前沿研究,这在国内大学并不常见。
在大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课上,听了史泽仁教授的讲解,我从小就逐渐解决了关于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未回答的问题。随着神秘面纱的揭开,我发现了自己对底层系统的热爱,于是我决定加入尹姝导师小组研究存储系统。
当我第一次加入实验室时,我很困惑,不仅对我兄弟们使用的各种技术术语感到困惑,而且对操作系统中我没有学到的概念也有一点了解。然而,在每周的小组会议和讨论中,在兄弟俩耐心的回答中,在自学论文的过程中,我逐渐开始理清头绪。
走进实验室——参加在长沙举行的中国系统研讨会
我和哥哥一起解决了机器人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性能问题,并开始了每周编码、阅读论文和写周报的循环。每当我遇到难题时,我总是试图自己解决,有时我甚至深入操作系统的内核去研究代码。这个过程让我不断接触到我还没有学到的领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积累了很多独特的实践经验。当遇到设计或规划问题时,讲师通常会要求我们进行一对一的讨论和指导,并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参加专业会议也是一个提高的机会。大三的时候,我和哥哥们一起去长沙参加了chinasys研讨会,分享了这个课题的研究现状,并得到了丹尼尔在国内系统领域的宝贵意见。
专题论文的总结过程让我对论文写作有了深入的了解,比如论文的结构,每一段的内容,以及论文中突出的重点。导师会经常强调应该尽可能避免的复杂句型,主动和被动语态的选择,以及什么样的图表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实验结果。所有这些小事都让我受益匪浅。
实验室的研究经验使我认识到科学研究并不容易,而系统领域的研究周期更长,更难产生结果。在漫长的科学研究周期中,进展总是忽快忽慢,所以我们必须能够经受住考验,持之以恒,坐以待毙,才能在研究中取得突破。不经意的科学研究会导致陷入一个小的工程问题而忽视全局的现象,这在研究中是需要避免的。
在实验室的经历使我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并为我未来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06毕业,任务继续
毕业不是告别。去hkust的想法、感受和雄心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毕业只是去hkust使命的延续。接下来,我将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在校外,我们是hkust的代表。“立志成才,报效国家和人民”——我们将在不丧失使命的前提下实现自我,造福社会。
感谢
时光飞逝,在hkust的四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四年里,我的生活紧张而充实。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有幸结识了许多好老师和好朋友。
我真诚地感谢您来到hkust,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特别感谢尹姝教授,他是我的老师和朋友,不仅教我科学研究方法,还在我申请出国期间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还要感谢宋富教授、谢涛客座教授和陈豪教授对我的学术和职业规划的指导。
我要感谢我身边的朋友:石、沈哲琦、、杜佳、、孙、胡官洲等。,感谢他们对我生活和学习的支持。我还要感谢我的前辈:谢志强、李振阳、周洋、石家河、卢文韬等。他让我在学习中成长得更快。
最后,我要感谢我父母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所有的遭遇!
来源|京玉溪
重组|凌子傲徐钟灵
排版|董进喜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身份证:上海理工大学
~扫描二维码并跟随我们~
文章来源:www.atol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