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体的底质包括与水接触的土壤和淤泥两部分。淤泥是由生物**、残剩饵料、粪便、各种有机碎屑以及各种无机盐、泥土沉积物等组成,因此,淤泥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质、氮、磷、钾、钙等。它们通过*菌的分解和离子交换作用,源源不断地向水中溶解和释放,为饵料生物的繁殖提供养分,或为养殖动物补充营养。淤泥中存在的胶体物质又能吸附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盐,使施肥后的水不致于变得过肥,而当水中营养物质降低时,又可通过分解释放到水中。淤泥中存在大量的*菌,在淤泥表层一般是好气性*菌占优势,在淤泥底层由于氧气缺乏,则以嫌气性*菌占优势。
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又是病原菌的培养基,病原菌在其中大量繁殖。同时淤泥又常成为***抗拒不利环境的避难所。淤泥过多,水中有机质也多,易使水质恶化,酸性增加,导致病菌大量繁殖。大量的淤泥沉积,其有害因素超过有利因素。
改底
池塘环境的自净和缓冲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池塘底泥的质量,当放养密度、投饵、用药等干预因子超过池塘的生态容量时,就会造成底质和水质的恶化,此时就需要我们认为的对其改善,即改底。改善底质的基本策略是控制底泥厚度和酸碱度,补充有益菌,充分发挥池塘底泥“能量库”的潜在优势,因此,底泥改善的主要方法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
底质改良措施
在池塘养虾中,除水源外,底质及淤泥是影响水质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进行养殖水体的水产改底显得十分重要,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排干池水,挖除过多的淤泥,池塘每年干池一次,淤泥层保留20厘米较为适宜。
(2)让池底曝晒和冰冻,可以**许多害虫、和致病*菌;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池塘肥力,为池塘*水后向水中提供更多的营养盐类,改善溶氧状况和改良水质创造条件。
(3)池塘排水后施放生石灰,有强烈碱性可杀灭潜藏和繁生于淤泥中的鱼类*生虫、病原菌和对鱼类有害的昆虫及其幼虫等。同时,钙离子浓度增加,ph值升高,可使被淤泥吸收固定的营养盐交换释放,增加池水肥度。
(4)定期投放改底产品,如:“底改王”、“生物底改”、“水产改底”等。
扬州市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7056656359
中国 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