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这样一个“新身份”的加持,给5g再次注入强劲加速度。除了面向消费者领域,5g更大的商业价值还是寄望于进入各个垂直行业,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而5g应用的行业蓝海恰恰也是专网企业耕耘多年的垂直行业市场。
那么,对于深耕行业多年的专网通信企业来说,作为新基建主角的5g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服务行业市场究竟是5g公网还是专网更适合?面对5g时代专网企业又做了哪些准备呢?对此,海能达研发体系的总裁助理王可在接受c114专访时为我们进行了详细解读。
5g等新基建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
今年以来,中央密集部署“新基建”,并多次提及与“新基建”相关内容,分析人士认为“新基建”将成为2020年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引擎。
而在王可看来,新基建的本质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作为国家战略的提出,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有重大的推动力,给通信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其中5g建设对其他新基建科技领域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5g有利于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相结合推动传统行业实现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
3g和4g时代,传统专网业务和用户服务与公网一样,重点在于实现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尤其是服务于城市安全与管理、行业运行与维护的工作人员的连接;而5g将构建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其中最大比重的场景是构建城市安全与管理、行业运行与维护的物的连接。
“5g将赋能千行百业,5g不仅改变的是通信的技术,更在改变很多产业,帮助各个行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王可认为:专网公司从产生就在为行业客户提供服务,我们一直聚焦在行业客户的需求。为了帮助客户实现转型和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与服务,我们需要具备5g通信的研发和服务能力。
“运营商+专网厂商”共同服务于垂直行业
不过说到赋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专网就是为行业而生的。当5g把目标瞄准垂直行业市场,理论上未来可能会有公网和专网两条路径可选。
而当公网和专网一起遇上5g之后,业界有不少争论--究竟是运营商统筹建设一张5g公网、通过网络切片等方式给行业使用?还是未来行业自行建设5g专网?5g公网是否会替代现有专网把行业市场的活儿都干了呢?这是5g时代业界需要共同思考的新问题。
对于5g时代行业市场到底用公网还是用专网这样的争论,王可认为:5g的基础业务是对c端客户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满足,而行业客户赋予了5g网络更大的价值实现的空间,5g网络对行业客户数字化的推动将是全新的助力。在行业客户领域运营商及设备商,一定是合作共赢关系。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当前绝大多数国家的5g频率都分配给了运营商。各国频率监管部门对行业5g频段的考虑不多,德国、英国、日本为工业用户分配了区域性的5g专用频谱,例如德国将3.8g频段的部分频率发给制造业,日本则将4.6g至4.8g频段留作5g专用网络,可见大都集中在中高频段,仅适用于园区网;而我国目前并没有划分专门的5g专网频段,短期内5g行业频率不够明朗。
“5g由于其网络规划难度、建设运营投入规模、维护服务复杂性,都超越行业客户自主建设5g专网的能力,目前,运营商一方面负责统筹5g网络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懂行业、关注行业、有行业服务经验的合作伙伴共同为客户提供综合数字化方案与服务。”王可预计:未来也不排除各个国家为行业客户分配专属的5g专网频段,海能达将持续关注全球的发展趋势,始终关注行业化的需求并提供相关的服务。这个趋势下需要的不光是网络设施的建设,更需要在信息化服务的理解上对行业客户的业务模式充分契合。网络切片,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综合赋能,使5g网络能够满足行业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海能达看到和运营商紧密合作、共同服务好客户的历史机遇。在新基建的整体推动下,5g的市场非常广阔,产业链庞大且立体化,局部的领域竞争不可避免,但整个产业链上下合作繁荣是常态,需要各个公司明确自身的定位和专注于匹配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