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训练思维的清晰
当你说话的时候,要有条理,积词成句,积句成段,积段成篇。在任何演讲中,要一步步、一句句、一段段地说。叶圣陶先生谆谆告诫大家:“想清楚就写”,“谁能问一问自己,平时写的东西是不是想清楚就写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不写好了。
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么回事了(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养成这个习惯是你的责任。说话,也是一样的,不想清楚一定会说糊涂话。“自言自语”就是在学习“说”,把自己训练到问题的层次、重点,一步一步地想清楚、想透彻,使思维变得清晰。
2.训练你的精神敏锐度
把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即从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这里是一种运用词语句子的功夫。这就是要有熟练运用词语、句型等语言的能力,还要有敏锐的思维,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的驾驭语言。“为自说自话”是训练精神敏锐度的实践。思维敏捷,口语表达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3.训练你的思维以适应说话
如果有听众,就会有不同的反应。许多演讲者都有怯场的问题,即对公开演讲缺乏适应能力,缺乏面对许多观众时临场发挥的经验。在“自说自话”的训练方法中,可以把室内各种装饰或自然植被、山水等当做听众。经过多次模拟演练,适应听众、应对临场恐慌时的调节能力也会逐渐增强,到各种场合都能冷静思考,自然发言。
雄辩是靠练习的,不是靠运气。加油吧!你们一定是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