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最先进也是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商,中芯国际目前已经实现了14nm的量产,此前麒麟710芯片的中芯国际代工版本麒麟710a也已经发布。至此,华为已经成为了中芯国际重要的客户。不过双方的合作依然面临风险,因为美国政策的缘故,中芯国际日前表示他们未来给某个客户代工可能会受到限制。
台积电:救华为就是救自己
为了避免因为芯片问题导致的断供,华为在美国宣布后的第二天,立刻向台积电下了7亿美元的订单需求。而台积电在全力生产的同时,做了两件事情:
1、优先生产华为芯片
据相关数据显示,华为作为台积电的重要客户,其14%的销售额来自华为。一旦台积电无法承接华为的订单,台积电的后续发展必然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台积电必须在120天的时间里尽可能加快对华为的芯片供应。
但台积电并非只为华为服务,其客户还包含高通、amd、思科、英特尔等。但台积电在接到华为订单后,就立刻协调其他企业,希望在禁令窗口期可以集中产能为华为生产7亿美元的芯片。
除此之外,荷兰amsl公司在5月29日研制出一款用来检测晶圆质量的新机器——多光束检测机hmi escan1000。该设备能大大缩短检测时间,将5nm工艺产能增加600%。一旦该设备投入使用,台积电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为华为生产更多芯片。
2、游说美国政府
据外媒报道,台积电为让美国放宽其对华为订单的生产,专门招聘了美国商会前高管尼古拉斯·蒙特拉和英特尔前首席游说人士彼得·克利夫兰。
据了解,尼古拉斯·蒙特拉在今年5月份已经加入台积电出任政府关系主管,而彼得·克利夫兰也在几个月前成为台积电全球政策副总裁。除此之外,台积电在5月22日宣布赴美建厂,也被部分人士认为是为保有华为这个大客户而向特朗普献上的大礼。
据台积电相关人士表示,台积电正在评估美国建厂计划,但现在的成本缺口令人难以接受。虽然台积电不断加快对华为的芯片供应,但只要美国政府不松口,台积电也无法在120天后继续为华为提供芯片供应。
华为:自救
据媒体报道,华为为了规避美国出口管制措施对其自研芯片制造的限制,正试图说服台积电和三星,为其打造基于非美系设备的先进制程生产线。这样华为的自研芯片就能够不受美国禁令的影响,从而顺利生产。
目前已经有消息称,台积电和三星这两大晶圆厂都已收到了华为的这项要求,目前正积极规划,甚至传出三星已有一条7nm采用非美系设备的产线,正为华为旗下海思试产。
但这一行为似乎并不能有效规避美国技术。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前五大设备厂商当中,美国应用材料公司以17.72%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美国泛林集团以13.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美国科磊以5.19%的份额排名第五,三家合计占了全球36.31%的市场份额。
可以说,这几家企业覆盖了除光刻机、涂胶显影设备之外的绝大多数半导体设备。对于三星及台积电来说,绕过美国技术并不可靠。
与此同时,华为在近期面向全球招聘半导体领域的人才。而海思则是从2017年就开始以5+倍薪酬向全球招聘半导体领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