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险企加码推进数字化转型

2020/6/10 13:35:58发布88次查看
本报记者 钱林浩 正在“跑步”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保险公司拿下了国内金融云领域迄今为止的第一大单。近日,中华保险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云将为中华保险集团旗下中华财险构建新一代全分布式保险核心系统,双方合作金额近7亿元,这家传统保险公司为实现数字化转型而押注的筹码分量由此可见一斑。 传统信息系统凸显瓶颈 在互联网时代,更加多元化、定制化的需求可能使得商品需要不断同客户进行交互以完成共创,而保险公司原有的以保单为中心的架构,很难适应这样的服务体系和经营体系。 “事实上,所有财产险公司从以保单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最终都会发现,it系统是一个瓶颈。”中华财险总经理助理王永祥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坦承。“财产险公司原有的信息系统设计理念是从保单出发、以产品和险种为区分的模式,这会造成保险公司所有的数据散落在各个系统内。举个例子,车险是刚需,如果车险客户后续有意外险等其他险种的需求,保险公司就需要在车险系统里处理一个业务,然后到意外险系统里再去处理一个业务,可能还需要再到健康险系统里处理一个业务。当客户发生服务索赔申请时,无法一次性覆盖所有的保险服务需求。” 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事业部资深总监陈威认为,居民保障需求快速增长变化、行业扩大对外开放以及近期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等内外部因素,将推动保险企业核心系统加速从传统集中式架构迁移到全分布式的敏捷架构上来。 “即使保险公司从业务角度来说很想快速响应创新变化,但是涉及到信息系统去支持的话,它的周期可能是6个月、9个月。等9个月后搞完了,市场需求都变了,这是传统信息系统能力同现在保险市场发展环境的最大差异所在。”中华财险创新研发中心总经理胡岱磊表示。 麦肯锡此前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也指出,疫情催生了个人和企业对创新保险产品和无接触服务模式的大量需求,能够更快响应客户需求并做出相应改变的保险公司,将获取更丰厚的市场红利。然而传统组织和机制下,跨部门协作、上传下达层层审批的机制难以避免,增加了沟通成本。由于沟通周期太长,新产品上线时间一延再延,错过了市场先机。 “从国家开展金融新基建的宏观外部环境以及监管部门推进财险公司业务线上化的要求,结合中华未来的发展定位,我们期望能够快速实现传统保险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打造成一家以客户为中心、由科技和创新驱动的保险公司。”王永祥表示。 借由新系统实现彻底转型 而此次与阿里云的大手笔合作,就是中华保险推进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所在。 据了解,双方合作开发的新的全分布式核心系统将采用阿里云全套专有云平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与金融科技产品,并创新性地引入金融云公共平台,这也是保险行业有史以来第一次基于混合云模式构建核心系统。 “新一代保险核心业务系统将对中华保险的产品、服务以及承保、理赔等相应流程带来重构,除了巩固现有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之外,还会进一步支撑其进行未来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创造。新一代系统构建过程,也将会给中华保险整体管理和经营理念带来积极的价值重塑。” 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事业部首席构架师张翅表示。 仍以车险为例,目前,“车险+意外险”是比较主流的产品组合,得益于未来新一代核心系统能够全景展现客户的数据资源和保障需求,当客户出险进行车险报案后,其所拥有的意外险保单也不会被忽略,从而从客户的角度为其提供满意度更高的服务。 双方计划在3年时间内分阶段完成新一代保险核心系统的打造。中华保险集团信息科技部总经理陈小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从阶段性目标来看,第一阶段会把基础打好,提供一些最小化可行产品。在第二个阶段,会同步构建完成保险业务各产品线相关的财责、意外、收付、理赔等内容并交付。第三阶段,双方会同步共建运营体系来支撑未来的新的发展。因为第二阶段基本上大的功能模块就已经交付了,第三阶段更多是在这个基础上用新的思维、新的思想去碰撞新的产品形态和产品经营模式。” 王永祥强调,中华财险此次抛弃了保险公司以前那种按保险业务产品选择不同供应商的模式,希望能够借助于阿里已有的成熟技术与先进理念,完全重构整个保险业务的所有系统,实现保险公司互联网化的快速运营。“我们的期望是,未来的合作不单纯只是交付了一个系统,而是交付了一整套的理念、组织、模式,中华财险能够利用阿里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等新技术不断地寻找可以改善的空间,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把节省下来的成本,转化为向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好产品与服务。”   本报记者 钱林浩
  正在“跑步”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保险公司拿下了国内金融云领域迄今为止的第一大单。近日,中华保险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云将为中华保险集团旗下中华财险构建新一代全分布式保险核心系统,双方合作金额近7亿元,这家传统保险公司为实现数字化转型而押注的筹码分量由此可见一斑。
  传统信息系统凸显瓶颈
  在互联网时代,更加多元化、定制化的需求可能使得商品需要不断同客户进行交互以完成共创,而保险公司原有的以保单为中心的架构,很难适应这样的服务体系和经营体系。
  “事实上,所有财产险公司从以保单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最终都会发现,it系统是一个瓶颈。”中华财险总经理助理王永祥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坦承。“财产险公司原有的信息系统设计理念是从保单出发、以产品和险种为区分的模式,这会造成保险公司所有的数据散落在各个系统内。举个例子,车险是刚需,如果车险客户后续有意外险等其他险种的需求,保险公司就需要在车险系统里处理一个业务,然后到意外险系统里再去处理一个业务,可能还需要再到健康险系统里处理一个业务。当客户发生服务索赔申请时,无法一次性覆盖所有的保险服务需求。”
  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事业部资深总监陈威认为,居民保障需求快速增长变化、行业扩大对外开放以及近期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等内外部因素,将推动保险企业核心系统加速从传统集中式架构迁移到全分布式的敏捷架构上来。
  “即使保险公司从业务角度来说很想快速响应创新变化,但是涉及到信息系统去支持的话,它的周期可能是6个月、9个月。等9个月后搞完了,市场需求都变了,这是传统信息系统能力同现在保险市场发展环境的最大差异所在。”中华财险创新研发中心总经理胡岱磊表示。
  麦肯锡此前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也指出,疫情催生了个人和企业对创新保险产品和无接触服务模式的大量需求,能够更快响应客户需求并做出相应改变的保险公司,将获取更丰厚的市场红利。然而传统组织和机制下,跨部门协作、上传下达层层审批的机制难以避免,增加了沟通成本。由于沟通周期太长,新产品上线时间一延再延,错过了市场先机。
  “从国家开展金融新基建的宏观外部环境以及监管部门推进财险公司业务线上化的要求,结合中华未来的发展定位,我们期望能够快速实现传统保险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打造成一家以客户为中心、由科技和创新驱动的保险公司。”王永祥表示。
  借由新系统实现彻底转型
  而此次与阿里云的大手笔合作,就是中华保险推进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所在。
  据了解,双方合作开发的新的全分布式核心系统将采用阿里云全套专有云平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与金融科技产品,并创新性地引入金融云公共平台,这也是保险行业有史以来第一次基于混合云模式构建核心系统。
  “新一代保险核心业务系统将对中华保险的产品、服务以及承保、理赔等相应流程带来重构,除了巩固现有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之外,还会进一步支撑其进行未来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创造。新一代系统构建过程,也将会给中华保险整体管理和经营理念带来积极的价值重塑。” 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事业部首席构架师张翅表示。
  仍以车险为例,目前,“车险+意外险”是比较主流的产品组合,得益于未来新一代核心系统能够全景展现客户的数据资源和保障需求,当客户出险进行车险报案后,其所拥有的意外险保单也不会被忽略,从而从客户的角度为其提供满意度更高的服务。
  双方计划在3年时间内分阶段完成新一代保险核心系统的打造。中华保险集团信息科技部总经理陈小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从阶段性目标来看,第一阶段会把基础打好,提供一些最小化可行产品。在第二个阶段,会同步构建完成保险业务各产品线相关的财责、意外、收付、理赔等内容并交付。第三阶段,双方会同步共建运营体系来支撑未来的新的发展。因为第二阶段基本上大的功能模块就已经交付了,第三阶段更多是在这个基础上用新的思维、新的思想去碰撞新的产品形态和产品经营模式。”
  王永祥强调,中华财险此次抛弃了保险公司以前那种按保险业务产品选择不同供应商的模式,希望能够借助于阿里已有的成熟技术与先进理念,完全重构整个保险业务的所有系统,实现保险公司互联网化的快速运营。“我们的期望是,未来的合作不单纯只是交付了一个系统,而是交付了一整套的理念、组织、模式,中华财险能够利用阿里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等新技术不断地寻找可以改善的空间,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把节省下来的成本,转化为向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好产品与服务。”
来源:金融时报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