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迪
在外需受疫情拖累的背景下,拉动内需对经济的重要作用不断凸显。近期,内需概念股的表现也十分亮眼,茅台创下历史新高,地摊经济板块多次领涨两市。
星石投资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4月以来,申万食品饮料行业指数涨幅超过20%,家用电器行业板块指数涨幅将近15%。消费类板块的大幅上涨,一是由于疫情得到控制后,消费逐渐回暖,部分行业甚至出现报复性消费,消费板块的业绩确定性有所修复;二是由于市场预期刺激消费的相关举措仍会进一步发力。
星石投资还提到,虽然《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没有提出明确的经济增长目标,但通过新增就业目标、财政赤字等可以推算出全年gdp增速的目标可能在3%~5%之间。按照统计,消费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因此,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隐含的经济增长目标,必须推动消费回升。
和聚投资认为,由于国外疫情持续,海外需求下降,新增订单存在隐忧,内需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确定性较强的方向。
神农投资也提到,疫情期间,部分线上消费和刚需类消费股业绩爆发,疫情稳定后,线下消费逐渐恢复,刚需类消费依然有很强的韧性;虽然外部环境有一些压力,但内需消费确定性强,《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回升,目前市场对消费行业依然比较有信心。
受益于内需概念股的良好表现,消费类基金近期收益可观。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广发品牌消费股票、泰康中证港股通大消费、申万菱信消费增长混合等40余只基金近1个月的收益均超过10%。
与此同时,部分消费主题的私募基金近期也取得了不菲的收益。北京一家私募基金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消费主题的私募基金产品很多都投资了白酒、医药类股票,最近的业绩表现很好。有的人觉得现在消费板块被高估了,但也有不少同行在筹备发行消费主题的产品。”
近期,电商巨头的“618”大促活动进入高潮,双因素推动下消费主题基金的热度也居高不下。博时基金近期还推出了国内第一只女性消费主题公募基金,填补了相关市场的空白。
星石投资认为,短期来看,消费板块全面上涨空间相对有限,但从中长期来看,预计仍有比较稳定的收益空间。第一,从基本面角度看,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消费全面恢复,得益于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消费板块盈利的确定性较高。不过,市场前期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预期,给予的确定性溢价也比较高。海外疫情仍在扩散,外需的不确定性也比较高。第二,从估值角度看,消费板块总体估值中等偏高,中长期成长性比较确定,集中度提升也是比较确定的趋势。
神农投资人士对记者表示,无论a股还是美股,消费行业都诞生了大量牛股。消费行业龙头往往有较深的护城河,新型消费又常常带来难以想象的变革,中国的人口基数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也为消费行业奠定了长期繁荣的基础,消费类基金值得长期拥有,“我们聚焦在消费、医药、科技三大赛道,消费是最有潜力的赛道”。
来源:中国基金报 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