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陷入瓶颈的手机摄影向前走只能是无人之境
手机摄影是不是已经走入瓶颈期了
进入到2020年,看着一众4800万、6400万像素的老面孔cmos再次披挂登场,继续担当主力军,三摄还是那个三摄,四摄还是那个四摄,大只是换了个摆放造型便完成了迭代。对于中低端机不能苛求,而当的旗舰还在沿袭这套逻辑则让人难以忍受。
此中缘由并不难理解当前手机机的底差不已经到了极限,底越大,镜头到cmos的距离便要拉长,手机机厚度增加,越来越占用机身内部空间,即便厂商们都清楚镜头严重影响成像(机用户曾达成过“老镜头喂不饱现代高像素设备”的共识),也很难再下刀削减任何一处空间为其让路。手机影像不能超脱客观存在的规律——就像半导体发展服从摩尔定律一般。
比较于机,手机摄影的优势一直都是软件算法、堆栈,满足大部分用户拍完直出的习惯,免去后期处理调整这些门槛稍高的玩法所带来的麻烦,尤其是强劲且讨喜的算法非常重要。这方面国产厂商们都做得很不错,但是当的也就止步于夜景模式的跟随、美颜玩法的丰富,很久没有再看过真正有革新意义的新作。
所以,手机摄影在到达瓶颈期之后,再往前走,就只能是开辟越来越的战场,乃至进入险象环生的无人区当中求索前路。
同时,也致敬每一个手机摄影流派的开山立宗者,他们的探索或成功、或失败、或不闻其名、或未到终章有的以不变应万变,专注简单快捷,简单记录普通生活日常便再无他求;有的在对高像素的追逐当中不断进击,将像素值提升到了史无前例水平;也有的专注提升单像素尺寸,打造一时之间令人惊诧的细腻画质和感光能力。
这场无人区的竞逐无所谓谁对谁错,当他们走出心灵舒适区的那一刻,便已经是值得称颂的先锋。
当然在这之中,最值得欣赏的还是华为p40系列,初次体验其中的“大杯”旗舰p40 pro之时,笔者曾用“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来形容那种复杂的感受——所谓巅峰,在登顶者眼里不过是“山丘”而已,当然,只有站过云上的人才配说云淡风轻。这亦是华为p系列在影像领域的探索之路
2016年,华为p9搭载华为和徕卡合作研发的1200万像素双摄像头,同时搭载全球首款专用深度芯片和全新isp芯片,强化对焦技术,成功开启手机摄影的摄时代。
随后华为p10倚仗“人像摄影大师”打出名号。2018年,p20系列到来,配备后置徕卡4000万像素三摄组合,并且iso最高可以达到102400,连同在当时超前的3倍光学变焦摄像头,奠定了华为p系列影像机皇的位置,自此恒久卫冕。
去年,华为p30系列从徕卡三摄走向超感光徕卡四摄,配备双ois光学防抖,将光学变焦的倍数提高至5倍,得“望远镜”之名,ryyb阵列带来的大进光量则让华为p系列开始有了“夜视仪”的称号。
时间来到今天,华为p40系列在前辈机型翻山越岭、定调奠基之后,逐渐开始走入无人之境。作为“超大杯”的华为p40 pro 如约在6月抵达我们手中,作为2020最强高端旗舰定位的它,后置摄像头跃升超感知徕卡五摄
一枚5000万像素的超感知主摄、一枚4000万像素的电影摄像头、一枚3d深感摄像头、一枚3倍光学变焦摄像头,以及一枚10倍超远距光学变焦摄像头。大尺寸感光元件也从1/1.7英寸到1/1.54英寸再到了如今的1/1.28英寸,光学变焦也从3x、5x到了今天的10x。此外,还支持20倍混合变焦以及最高100倍数字变焦。
华为p40 pro 采用反射潜望式长焦设计,让光路次反射,带来了业界唯一的10倍光学变焦能力,并达到100倍双目变焦。值得一提的是,华为p40 pro 还加入了一颗3倍光学变焦摄像头用于中距变焦,在广角和潜望长焦之间接力,实现中距向远距平滑过渡。
在拍摄软实力方面,华为p40系列还新增华为xd fusion图像引擎,结合第三代华为ai图像引擎,光谱传感器 ai算法库;结合ai以及3d深感摄像头,还实现发丝抠图、渐进式虚化。
在开始今天的评测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华为p40 pro 的规格信息
二、外观赏析一瓷一味 手机界艺术品
不同于华为p40和华为p40 pro,华为p40 pro 只提供了陶瓷白与陶瓷黑这两种独特的配色,为其独享,我们手中的是陶瓷白。
从卑微到高雅,从渺小烧制为伟大,这便是泥土到陶瓷的一生。
古代有“美食配美器”的说法,陶瓷自古也是美食的载体,有美味的地方,必定有美器;而有美器的地方,也少不了美食。所以在初上手华为p40 pro 之时,饶有趣味的,笔者首先被唤醒了记忆中的味觉——舌尖触碰滑润的白玉汤匙、唇齿轻附斟满美酒的夜光杯盏。
陶瓷之美,美在形、美在色、亦美在饰。
背面的机排列让人联想起另一个时代的袖珍机,其造型设计、色彩搭配与陶瓷机身搭配统一,塑造一种和谐的美,同时也将视觉、触觉与味觉的联想绽放开来。
拐角处的边框向上浮起
点亮屏幕之后,弧形屏幕和波浪形铝质中框吸引人目光停驻。华为官方称之为四曲满溢屏,因为你不论在哪个角度,但凡是望向侧面,它都是呈现弯曲的状态,像是一杯溢满的水势要流入中框。
华为p40 pro 的屏幕分辨率为2640×1200像素,而且是oled材质,日常操作顺滑流畅。
屏幕左上角椭圆形的黑色区域,这里有支持自动对焦功能的32mp自拍机,tof机,红外线传感器和环境光传感器。
听筒开孔在华为p40 pro身上被完全消灭了,采用磁悬屏幕发声技术,手机屏幕即为听筒,这样屏幕上没有了开孔,玻璃上开孔,无进尘、进液烦恼,无需担心长时间使用后堵孔和杂音。
顶部是降噪麦克风
底部有扬声器开孔、麦克风、usb-c端口和sim卡槽标志性的红色电源键
在后置机模组汇聚的黑色矩阵当中,你可以发现50mp主机,40mp超广角机,以及800万像素超级变焦摄像头、800万像素长焦摄像头,还有一个tof机以及双色调led闪光灯。
标配40w充电器
三、大梦初醒 xd fusion统御下的华为计算摄影
笔者在初上手华为p40系列之时,首先被该系列强大的硬件所吸引,注重点自然也一直停留在此。
而随着体验的深入,我们渐渐发现,硬件之外的软件与算法机制是华为p40系列的影像能力迥异于过去的灵魂核心,也是键所在。
在前言部分我们说过,就硬件方面而言,厂商们都逐渐陷入发展瓶颈,无论是定制镜头、重金堆料、研发新的传感器,对于大数厂商而言总是逃不过最终趋于同质化的宿命。在这种情况下,算法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手机品牌之间用来较量影像能力的新“无人区”,这也是“xd fusion图像引擎”问世的理由。
——于xd fusion图像引擎
大家从xd fusion的字面上可能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因为它单纯只是一个代号,x为extreme(极致),d即definition(清晰),fusion译为融合,重组成“xd fusion”也就是“超清图像引擎”的意思,如此解释可能仍旧还很抽象,那么我们就通俗地将它理解为“计算摄影”。
这里我们要明确的是,计算摄影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与之的计算摄影学已经发展成将计算机视觉、数字信号处理、图形学等深度交叉的学科,结合计算、数字传感器、光学系统和智能光照等技术。
然后从成像机理上来改进传统机,并将硬件设计与软件计算能力有机结合,突破经典成像模型和数字机的局限性,增强或者扩展传统数字机的数据采集能力,全方位地捕捉真实世界的场景信息。
华为的xd fusion可以粗浅地理解为计算摄影。
——硬件生产素材输入
硬件是生产图像素材的基础,也是本次评测所要展示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篇幅所限,不得已将之拆分至稍后详述。
这些年华为p系列的硬件底子发展有目共睹,我们也就不再花时间赘述一一回顾历代p系列机型的里程碑式成就,譬如p20 pro的三倍光学模组以及定制大底元件;譬如p30 pro的5倍光学模组加入,ryyb排列定制感光元件让手机摄影走进0.1lux的暗光环境……
来到p40 pro ,单像素和尺寸都强悍的传感器、10倍光学变焦模组、加准确的环境色温感知、tof加入,麒麟990 5g平台提供的ai算力,筑起素材输入的生产工具基底,目的是接下来为软件端的处理做准备。
——机器视觉连同场景语义分析进化
机器视觉,中高层语义的分析、理解和分割是xd fusion图像引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也已经到了软件层面。其进化通俗点来讲,体现在对不同场景的ai成像理解逐渐趋于准确,比如让绿植绿得不那么机械,让天空不那么像是油画。
在场景语义识别层面,这些被识别出来的图像得到语义做理解与分割,比如人像拍摄时进行人与周围环境分离的抠像,就是为了美化人像做准备。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对硬件所生产素材的分类和首次加工。
华为最早在mate 10上首次加入“ai摄影大师”,一时之间掀起跟随模仿的大潮,一众品牌及旗下机型都将ai优化纳入自身的体系当中,不过那时大数厂商的ai还仅限于简单粗暴的p图,譬如部分场景无所节制地拉高饱和度、弱光下疯狂地提亮都不鲜见。
这招致了很用户的误会,就连笔者有时候也为之深感迷惑,时候手动掉ai功能,干预“负优化”,无法理解其存在的意义。
然而随着p40系列伴生的xd fusion到来,这套完整的机器视觉、场景语义分析体系进化到未曾见识过的高度,笔者才如同大梦初醒一般惊觉其必要性以及前瞻性。而华为p40系列标志着其领先于国产品牌阵营,提前结束从简单粗暴的渲染到精确场景ai成像落地这一漫长过程。
接下来我们用一组样张简单举个例子。下面这两张照片,是华为p40 pro 主摄直出和“”选项里hdr选项出片的对比。xd fusion的加持让华为对场景的hdr优化转变风格,脱离用力过度的情况,根据实际场景调节hdr尺度。
高逆光环境下,上图是按照传统操作强制开启hdr,下图是ai摄影大师直出。可以看到两者在视觉上几乎没有任何区别,高光压制,暗部细节两者都很清楚。ai摄影大师和hdr模式的色彩,色温区别也几乎没有。
由此可以判断自华为p40系列开始,ai摄影大师在积极融合传统的hdr等功能,让用户安心地将各类场景托付给ai摄影大师做自动化的识别处理,鼓励直出照片,无需手动切换到专门的摄影模式。
——神经网络处理精加工
神经网络处理可以浅显、简单的理解为按下快门之后的计算过程,笔者最初在上手p40系列之后很困惑于取景器观察为什么和最终成像有着比较大的差异。直到后来随着体验、理解的深入,我们发现这是其在借助npu、dpu、isp的计算能力进行图像处理。
前面我们说“ai摄影大师”在场景语义识别层面,是对被识别出来的图像得到语义做理解与分割,是对素材的分类和首次加工。那么神经网络处理则是模仿人脑对照片信息进行精加工,中间是玄妙的学习、随机甚至是猜测,旨在为用户提供一张有眼缘的照片。
我们常常在谈论的画质如何、噪点严重与否、色彩是否准确,这些像素级的处理便是经由神经网络加工。
raw文件截图
这是未经任何处理的raw文件,其保留了原始的图像信息,理论上最接近所谓的“真实”环境。
这是同一颗主摄,在ai模式下和专业模式下(闭ai)成像在高逆光环境下的对比。从中可以一窥,这颗大底确实需要算法和芯片的优化,以及华为的这套xd fusion方案确实是在影像的真实与讨好眼球之间寻求一个理想的平衡。
当然,以上也只是xd fusion方案最笼统的剖析展示,具而化之,也许数万字也难以道尽此中的步骤与逻辑,再具体如ai-raw算法、8色彩通道色温传感器 ai awb自动白平衡算法……这些丰富且特殊的功能都是随便拆出一项都能剖析半天的,现在通通都被xd fusion所收纳涵盖。
月球环形山清晰可辨(100倍变焦)
华为因为在影像方面太超前的技术布局以及实现,时不时地会招致一些误与误解,想起此前的事之秋,各种事件沸沸扬扬地甚嚣尘上,甚至一度还上升到了摄影伦理的讨论。
然而到了今天,看看过去诸受过质疑、疑惑、费解的诸影像技术都齐聚华为xd fusion图像引擎大放异彩,是不是有一种大梦初醒、恍然大悟的感觉华为的影像系统的努力方向从来没有变过,过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普通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只需要点下快门,无需任何后期直接得到一张有眼缘的好照片。
只是从过去到现在,当的大众用户甚至传统的摄影爱好者并不能预见哪怕理解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前瞻性,传统的影像观念在这种颠覆中遭受一次又一次冲击,拒绝、抵触即本能反应。
当然,先行者是孤独的,不孤独就不足以成为先行者。
四、长焦端昼夜实测 不存在对手
高倍数光学长焦镜头是手机上实现超视距变焦的最佳方法,然而正如我们在前言部分所说,镜头的焦段越长,所需要的模组就越长,想要实现好的效果也需要同步增大传感器的底,这会极大压榨手机内部可用空间,与手机id的发展路线悖。
为此,早在p30系列,华为就给出了潜望镜方案。到了这一代,华为p40 pro 的10倍光学长焦模组在前代潜望式镜头横置长焦镜头模组和感光器件基础之上,采用全新的反射潜望式光路折叠技术,实现5次反射光路,光程比上一代潜望式长焦提升了178%。
p40 pro 整套镜头模组的重中之重,就是那个十分不同寻常,用以进行光路折叠的反射镜组。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机团队注意到在光线次的反射过程中,需要规避光路畸变以保证反射质量。
为此,其曾经借鉴过芯片的组装工艺技术,但经过比较后发现,芯片组装工艺技术对芯片变形的控制是10μm级别,远远达不到这套潜望镜模组的精度要求。
事实上,华为p40 pro 这套模组最基本的光学规格为纳米级(1纳米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量产这样极限精度的镜头模组,堪称空前,最终实现的是最高30nm的组装精度,才得以满足华为p40 pro 的10倍光学长焦模组的工艺标准。
我想这一定程度上也能解释,在整个华为p40系列之中,为什么华为p40 pro 比较另外两部手机推迟了两个月才上市,满足这种苛刻的极限量产条件,增加两个月时间一点都不算。
而且,极端苛刻的高精度量产还只是一个方面,华为p40 pro 长焦模组的对焦马达也罕见且“极端”,p40 pro 要达成10倍光学变焦要求对焦马达在带动反射面的反射镜转移位置的同时,绝不能干扰光路。
然而在前面大家也都知道局促的潜望镜当中反射镜的空间本就不,对焦马达只能自己躲在反射镜背后的一隅之地,同时保证对反射镜产生的大力矩进行有效牵制。为此华为p40 pro 细化到对焦马达这样微小的元器件都是经过特殊定制——滑槽式自动对焦马达,搭配磁力与精密杠杆结构,官方称此马达实测经历过数百万次的测试和极端环境的考验,丝毫不脆弱。
——夜间实拍体验
(10x光学变焦开启夜景模式)
这是目前潜望镜方案里表现最好的产品,没有之一。毫不夸张地说,华为p40 pro 凭借十倍光学变焦的优势,借助于在色彩一致性、色温准确性、成像细节,10x端算法优化都是无出其右的王者。
需要注意的是,此图拍摄的时间接近晚上11点,光源仅仅是昏黄微弱的路灯,p40pro 在这种暗光环境里的长焦端成像水准,已经完全不能用“可用”来描述,这种感觉就像是摄影者飞身悬在天空近距离拍摄,小图看过去背景全无噪点,难以置信。
光学变焦的范围大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同时还要保证变焦后的成像质量。否则,变焦范围再大,但拍出来的照片糊成一团、暗成一块,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手机在大范围变焦之后还能否保证成像亮度、质量,是我们应该心的问题。
笔者在过去的使用体验当中发现,不少同样搭载潜望镜结构的机型表现各异。这里牵扯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潜望镜头虽然可以拉长镜头的焦距,同时也会让镜头的光圈变小。而光圈变小会导致机的进光量不足,从而需要慢的快门速度来获取足够的光。
1x
搭载潜望镜某机型10x变焦样张(无夜景算法处理)
华为p40 pro 10x光学变焦拍摄(夜景模式),甚至保留细节、景深及准确对焦
快门速度太慢,意味着你如果手抖的话,照片就很可能被你抖糊掉了,当然了,你还可以通过提高iso使照片的曝光变得准确。但如果iso太高的话,照片也会出现非常的噪点。由此,在理论上潜望式镜头的焦距越长,对画质的影响越大。
而华为p40 pro 于10x光学变焦的夜景模式已经远远超出“惊艳”所能表述的震撼,在这样的弱光条件下,施以夜景模式,其最终成片与主摄画质几乎完全看不出区别。我曾经以为p40 pro便达到了技术天花板,而p40 pro 颠覆了我对手机摄影过去的所有认知。
除了效果夸张、走入极限状态的摄影炫技,华为p40 pro 对于生活中的点滴记录有没有意义这个问题我用以下样张来回答。
(拍摄时间为凌晨12点40分左右)
这是在晚归路上,偶遇匆忙的猫妈妈带着一窝慵懒的小猫咪转移栖身之地。猫妈妈略有惶恐地望着举着手机的笔者,这时候笔者不再敢近身打扰这群小家伙,开启10倍光学变焦模式记录清晰地记录这些毛茸茸的小萌兽。
均为自动模式直出,未开启夜景模式
有时候想拍拍花,却又不能踏入绿茵踩踏小草,那就启用十倍变焦,无论是白天黑夜,甚至无需开启夜景模式,即可将微距样张斩获。
——日间实拍体验
到了白天,直接放样张比任何文字都具表现力。
从0.6x到100x
五、超感知徕卡主摄剥夺卡片机最后的尊严
从p20系列开始,华为就开始了与暗光摄影的决战。当年的p20用上当时最大的1/1.7''主摄传感器;p30在大底基础上换了ryyb颜色滤波器,以提升进光量;而p40系列直接亮出手机界的极限王炸
华为p40系列的传感器尺寸高达1/1.28''(距离1英寸仅有一步之遥),50mp像素数,像元尺寸1.22μm(四合一融合后输出2.44μm超大像素),支持全像素八核对焦,搭载ryyb滤镜阵列,支持ois光学防抖。
但凡稍稍通晓机技术的人都应该知道,在手机上并不同时存在没有完美无缺的光学系统和感光器件,在两者之中实现对的平衡永远是手机影像所逃不开的命题。
一般来说,愈高的像素数会带来愈小的单像素尺寸。同时,在帧曝光融合(比如夜景模式)的过程当中,大像素数单帧文件会带来大的计算量。可以一窥从4000万像素的规格提至5000万像素,这一过程应当是经历了极为审慎的考虑。
正所谓江湖路短,英雄所见略同,华为和索尼最终都以50mp作为兼顾清晰度以及画质的像素数。
华为机工程师“maidoudemaidou”曾公开过传感器背后的研发经过华为在传感器的定制过程中,申请了涵盖了十几个像素类型的专利。索尼内部也有许像素类型的原型传感器在开发,最后是在两者共同决策下,选择并形成了大家今天所看到的方案。
笔者在近段时间的拍摄体验当中能够感受到这套方案所带来的便利——1.22μm的像元尺寸,日常默认以12.5mp出图,2.44μm的超级大像素在八核对焦octa-pd加持之下能够在弱光和暗光场景维持快速自动对焦。在手机端做大底机的挑战极大,尤其是要保证中心四角的镜头质量的前提下,另外兼顾整机厚度。
前文我们已经说过,华为p40系列所定制的传感器尺寸高达1/1.28'',距离1英寸仅有一步之遥。1英寸,是卡片机最后的尊严底线。
在很人心中,1英寸cmos也是一个分水岭,比其1英寸的cmos,往往会被卡片机使用,比1英寸大的,一般会被归类为微单。而达到1英寸级别,比如尼康j系列小微单、索尼的rx100系列黑卡,都是1英寸,都被认为是手机几乎无法靠近的尺寸。
这也是卡片机几乎快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但1英寸左右cmos的机还在市场上活跃的因素之一。很人还在使用卡片机用以轻摄影、旅行摄影、家庭摄影、短片拍摄这些非专业的需求。
尺寸对比示意
华为p40系列这种将主摄尺寸升格到接近1英寸的特殊存在,已经是在挑战卡片机在今天最后的尊严。华为p40系列交出的答卷是23mm f1.9 1/1.28。
据华为方面公开的消息,1/1.28这个底,事主摄的镜头设计。华为曾与徕卡有过沟通,当时考虑了两个方案,一个是现在大家看到的0.8x(希望选主摄的23mm从1x下滑到0.8视场即可),另外一个方案就是23mm是1x,默认27mm就是1.几x。
最后决策下来主摄默认选了目前用的0.8x这个模式。这只是个机系统设计上的逻辑,就像华为p40系列目前默认视频走的是0.6x的电影镜头一样,有好的防抖体验好的信噪比收获好的暗光享受,都是基于系统端的考虑。
接下来我们直接看看样张。
——日间样张
——夜间样张
常规模式
夜景模式
超广角模式
主摄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白天还是夜间,华为p40 pro 的超广角镜头在前文我们所说的xd fusion图像引擎加持优化之下,整体表现已经十分接近主摄,可以担当大用。
六、总结凡是过往 皆为序章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出自莎翁最后一部传奇剧《暴风雨》,大梦初醒般体验过华为p40pro 之后,蒙太奇地浏览观察p系列影像之路,发觉曾以为的深刻其实是肤浅,曾以为的肤浅蕴藏深刻,往返于过往和现在,诸况味与莎翁此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什么会有1/1.28大底为什么会有10倍光学长焦为什么会有xd fusion这一切是一蹴而就的灵感迸发还是早有前瞻预见的提前部署现在手持华为p40系列来回顾过往,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变得十分清楚。
现在,华为影像旗舰的整个体系十分明确,紧紧围绕时间、空间这两个准绳尺度。对空间的追求使华为不断在变焦、超广角这些领域探索,让手机能看得远、拍得广。而时间维度要求华为影像旗舰必须朝着全天候都能产出没有可指摘之处的照片,在这个维度当中夜间影像是决胜环节,所以得到了其较大的倾注。
可以说,与很跟随主流风向、嗅着产业链上游百变不停的厂商有所不同,华为p系列的影像部分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一以贯之地继续下去p9加入黑白传感器提升暗光拍摄;p10系列的空间概念觉醒,纳入两倍混合变焦;p20 pro三倍光学变焦联合imx600机,空间、时间的跃进同步进行;而后p30系列到今天的p40系列都是在这两个维度上继续前行,让自己成为了领风者。
那么华为当初在众人的疑惑下,坚持“ai摄影大师”直到其成熟落地并融于xd fusion;坚持ryyb,并针对ryyb天生所存在的问题做配套的解决方案直到今天彻底成功驾驭,一次又一次探索这些看起来让局外人看起来不明所以,普通用户对其原理理解起来十分困难的技术和方案的“吃力不讨好”,这些都有了明确答案。
像余承东所言,华为是一个长跑型选手,其视角和目光所及并不完全是眼前的这一小块安身之所,在时间的长河中,无法用一时、一瞬来判断华为影像旗舰的走向。
回到华为p40 pro 产品本身,7999元起售、8888元封顶的它刷新了历代p系列的价格上限,这也是理所应当。谈及p40系列的时候,余承东曾表示,p40 pro 是一款非常昂贵的手机,并不适合所有人。这就是为什么还有华为p40 pro和华为p40——能够带来旗舰体验而又不花太钱的原因。
换而言之,p40 pro 是立标杆的存在,适合那些对价格不敏感、追求极致影像技术体验的用户,而p40、p40 pro适合绝大数用户。另外,由于华为p40 pro 除了无线充电功率提升,其它包括性能、电池等规格与此前评测过的p40 pro完全一致,这里便不再重复测试,可翻过去文章了解。
结合我们此前对该系列机型的评测,可以这样的断言对于大数普通用户来说,看起来像是“基本款”的p40实际上就已经实力超群,p40 pro则是应对专业玩家的需求,契合机皇定位,踏入无人区实现许许现有影像旗舰所无法触及的愿景(如夜景长焦等等),p40 pro 是已经在无人之境走了很远的探索型作品。
综合我们的评测,xd fusion在未来一定会成为华为手机巩固计算摄影基本盘的坚实基石,背后硬件体系支撑也会同步成长并愈发强大。一个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先行者,在未来亦将在无人区继续领先优势,洒脱驰骋。
出处:快科技
作者:岛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