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作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力量和经济社会发展主力军,近年来,伴随铁路网愈加织密、贴地飞行“复兴号”密集开行,在聚力迈向高质量发展征程中,铁路部门也以更大的力度、更全的举措、更多的精力,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贡献铁路智慧、铁路力量。“人民铁路为人民”,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既是一以贯之根本宗旨,更是肩扛社会责任初心使命,是铁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河南省栾川县、陕西省勉县、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新疆自治区和田县,是铁路部门定点扶贫县区。我们看到,无论是倾力打造“铁”味十足的旅游景观小镇,还是倾情援建“火车头”希望学校;无论是牵手地方政府,采取扶贫干部“铁路派驻,地方管理”工作机制,还是顺应民心民意,打通网上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4个定点扶贫县区全部脱贫摘帽,这是铁路工作最优成果展现。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秩序造成极大影响,脱贫摘帽县区、家庭是否会因疫致贫、因疫返贫,且脱贫攻坚战余量任务更是贫中之贫、绝对贫困,都为如期实现目标任务带来前所未有挑战。因此,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不松劲、不停步,扶稳扶好百姓肩头“金扁担”,用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让老百姓扛稳扛好“金扁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成为考验铁路部门,考验各级政府、各行业企业的“大考”。
化为“铁肩”扛稳“金扁担”,首要之处便是始终将扶贫作为念兹在兹的中心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贫困县区、不让一位贫困百姓掉队,这是铁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用思想的统一和行动的有力回馈人民时刻。这就要求铁路部门将扶贫攻坚摆在重要位置,压紧压实帮扶责任,在聚焦定点县区基础上拓展视野,用行业“大动脉”优势惠泽更多百姓;其次要将“精”字贯穿始终。要加大贫困地区“把脉问诊”,在跟踪帮扶“授渔”中,打通循环中仍存“堵点”,以新基建扶贫、运输扶贫等,提升可持续“造血”能力;最后要以创新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充分利用12306电商扶贫平台、客运“公铁”无缝转接、“点对点”运输专列等,将扶贫与行业接轨、与时代接轨,使新模式、新路径为“金扁担”金上加金。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攻坚之路,铁路不仅是全国上下扶贫力量的重要一支,更是各行业扶贫进行时的“缩影”。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笔者相信,我们定可打赢这场硬仗,迎接属于全体中国人民幸福美满小康社会的到来!(张弛)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