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如何在疫情防控形势下,拉动内需、恢复经济?对此,代表们充满期待,热议即将到来的618购物节,以及电子商务对供需调节及产业发展带来的积极改变。
作为成功创业20多年的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表示,在现在的消费形势下,主流电商平台通过618购物节为用户与品牌创造一个年度相互回馈的契机,品牌拿出最诚意的商品,用高性价比的价格与服务去感谢用户,用户用最饱满的热情和消费行为,给品牌信心和动力。电商在用户和品牌之间,发现、创造了需求,拉动了消费。
“618购物节也是品牌在线上实现销售、用户量飞跃增长的关键点,数据分析显示,2019年飞鹤通过618购物节实现京东平台销售额90%的增长,预计2020年在618购物节的拉动下,在京东平台可实现100%增长”,冷友斌在两会期间接受访问时说。
在回答记者关于今年618大促,中国消费者会有何表现的提问时,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表示:“受疫情影响,用户消费更加注重对健康和品质生活的追求。尤其是结合物联网时代的消费升级趋势来看,企业不仅要洞察用户需求升级,更要了解到用户需求的已经不是单独的产品而是场景,是从产品到场景的升级。”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委员、民建中央委员杨成长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战胜疫情,就靠我们的三张网。第一张网就是基层社会的治理网,街道、居委会、物业构成了中国非常严密的基层社会网。第二就是靠电子商务,疫情期间我们很多的购物和日常生活都没受到太大的影响。第三就是靠快速的物流网,包括快递小哥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之后,疫情期间的一些做法,一些探索会常态化。网上购物在商业平台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互联网企业对实体经济的价值,首先是拓展了它的市场空间,同时最大程度地形成了生产和需求的弹性供求关系。”
杨成长还是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他认为,通过数字化,电子商务逐渐成为需求、生产双向交互作用的平台。生产者从电子商务平台等能获得消费者需求、评价等信息,然后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与工艺。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产生生产环节互动,也就是消费者的需求在生产环节当中就能得到体现,这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也是电子商务功能平台化的进一步提升。
在疫情冲击的极端考验下,电商不间断的运转能力让人惊叹。疫情爆发期间,京东生鲜24小时全天无休,紧急联动超300家供应商,涉及到业务、物流、仓库超5万员工,并调用了超过30个仓库,确保物价和供应的稳定。依据大数据决策迅速完成物资输送,体现了行业最高的物资存储和分发的效率。
2020年春季,相信很多人也是最早在电商平台上看到了消费回暖的积极信号。运动商品、蔬菜、猪牛羊肉等品类的成交额同比增长都超过了1倍。5月15日新晋“带货女王”、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京东直播带货,成交额突破7.03亿元,创下家电行业直播带货史上最高成交纪录。
正是这些优异的表现,让两会代表们对马上开始“618”购物节充满了期待。618从17年前京东的大促,变成整个互联网零售行业的大促,更进一步拓展为整个零售行业的节日。对于线下的零售企业来说,不仅是提升销量、获取用户、弥补疫情期间损失的重要节点,更是和互联网企业充分融合,尝试数字化创新模式的关键契机。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在集团第一季度财报发布会上也表示,今年的“618”将是行业和上下游企业参与度最高的一次。随着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数字经济及其代表创新生产与经营方式被寄予厚望。来自全国的企业家代表们也纷纷表示,对618购物节非常期待,对企业发展及中国经济都信心十足!
来源:金融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