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贾跃亭搞法拉第未来开始,汽车这个行业就已经开始变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共识。
阿里、腾讯、百度、滴滴、京东等等国内的互联网巨头都在布局汽车相关技术,近日又有字节跳动入局车联网市场。
近年来,各大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纷纷入局汽车行业,加速了传统汽车行业全面拥抱互联网,实现数字化转型。华为呢?现在所有人都盯着华为,华为到底造不造车,华为怎么造车,都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
华为任正非曾表示:华为绝不造车,永不造车。另外,华为高管也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不会造车。有意思的是,华为、小米、苹果也都说不造车,事实上它们的手早就伸到汽车行业里面了。
5月22日,国内主要汽车发动机精密零部件供应商富临精工一则公告显示:富临精工与华为签订《车载减速器采购项目协议》,被确定为华为新能源车载减速器及相关零部件产品的供应商,未来将围绕核心技术产业资源,在新能源电驱动总成领域开展合作。
都开始做车载减速器了,这不是石锤造车了吗?还真不是,通告出来后,华为相关负责人就再次回应表示:公司没有造整车计划。
“整车”一词是精髓,华为不造车,华为只是不造整车。华为战略选择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简而言之就是利用华为自身优势充分赋能汽车产业,充当一个供应商的角色,这一点,和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类似。
5月18日,上汽maxus推出 euniq5和euniq6两款全球首发车,这两款车型的纯电动版本都采用的是华为电机控制系统和“三合一”车载充电系统。华为在其中扮演的就是供应商的角色。
时间再稍早一些,在去年年底,新宝骏rc-6正式上市,新车搭载了huawei hicar系统。新宝骏rc-6未来将会逐步开放车内摄像头疲劳检测、车内一键远程控制家居、日程卡片、手机与车机无感连接、android应用生态共享等功能,帮助车企实现"人-车-家"无缝连接,打造成"移动智能空间"。
从去年12月开始,各个厂商就已经开始集成适配huawei hicar系统。根据透露,目前支持huawei hicar系统的汽车车型已基本确定,现在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预计将会在年内正式落地。
截止到现在,huawei hicar系统的生态合作伙伴已经超过30家车厂,包括奥迪、一汽、广汽、北汽、奇瑞、江淮等车企已经加入,合作车型超过120款。
这样看来,华为虽然不造车,但是涉及到汽车的领域并不少,包括云服务、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互联、智能能源等多个方面,颇为广泛。
写到最后:
华为坚称的不造车,实际上只是不造整车,不会去成立一个汽车品牌、不会去建造一个属于的自己整车厂,因此更不会有华为牌汽车。它充当的只是一个类似于博世、采埃孚、爱信、大陆等企业一样的供应商的角色。
千万别小看作为汽车供应商的华为,抛开技术本身来说,华为的市场呼声极高,也会引起很多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对于汽车供应商来说,当然是以技术论英雄,从华为目前的布局来看,或者说从华为作为供应商所供应的技术来看,是具有非常领先的位置。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不造汽车的华为,汽车技术供应商或许是华为继手机制造商后,又一企业发展爆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