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乙丙胶条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候性指有长期抗严寒、炎热、干燥、潮湿的能力,对雨雪水的侵蚀有极好的抗耐蚀性,完全可以延长胶条的使用寿命;耐热老化性指有很强的耐热空气老化性。可长期在100-120℃下使用,在140-150℃下亦可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保持有效的物性,短时间内可耐230-260℃高温,对城市建筑突发意外时,可以起到延时作用;加上运用特殊的配方,三元乙丙密封条在-50℃到150℃手感相近,这为生产现场安装创造了高效率的工作业绩。
三元乙丙胶条材料的选择决定了其具有的柔软性和弹性,通过配方调整,提高干燥后密封胶的柔软度,使其在钣金与胶条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层,丁基橡胶特有的高弹性,保证了密封胶易于从金属钣金上剥离,而不污染钣金。汽车用密封条主要是由具有良好弹性和抗压缩变形、耐老化、臭氧、化学作用、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40℃~ 120℃)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橡胶发泡与密实复合而成,内含独特的金属夹具和舌形扣,坚固耐用,利于安装
本文相关词条解释
胶条
定义: 胶条是一种使用于轮胎与胎面的粘合,修补或打胶浆的一种条状胶体。
三元
“元”为始、开端的意思,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为年、季、月之始,故称“三元”。 “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的合称 三者分别指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明代也以殿试的前三名为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 明清时代,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即院试(县、府试)、乡试(省试)、会试(京试)和殿试(廷试)。 院试在县、府举行,童生可以参加院试,考取的称为“生员”、“相公”或称“秀才”。 乡试一般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生员(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的称“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了的称为“贡士”。第一名贡士称为“会元”。 殿试是最高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贡士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了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合称“三鼎甲”。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
清河县鸿奥密封件有限公司
1393297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