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业绩大幅下降。2019年sw钢铁上市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72.33亿元,同比下滑45.5%;2020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5.79亿元,同比下滑41.4%,降幅都十分明显。虽然行业整体进入下行周期,但仍然有部分上市钢企业绩实现逆势增长,其中2019年有9家上市钢企实现业绩增长,占比26.5%;2020年有7家上市钢企实现增长,占比20.59%。
行业短板未补齐是造成业绩下降的主因。通过总结上市公司2019年业绩下滑的原因,“钢材价格下降”和“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是被几乎所有钢企提到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我们认为,这两个原因其实折射出钢铁行业长久以来存在的两个最主要短板依旧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1)短板之一:行业集中度偏低导致行业自律较差,生产无序增长。2019年gdp增速明显下滑,但钢铁产量却又创新高。虽然在2019年年初业内就呼吁钢企要加强行业自律,合理控制生产节奏,最终结果仍然是产量大大超出预期。在“供强需弱”的格局下,钢材价格难以上涨。
(2)短板之二:原料保障能力没有明显提升,对上游矿商议价能力依然较弱。
2019年国内进口铁矿石均价94.9美元/吨,同比提高32.9%,导致钢厂成本压力急剧上升。虽然行业多年来积极呼吁改变目前铁矿石供应格局和定价模式,但目前来看收效甚微,行业原料保障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仍然没有明显的提升。
特钢盈利韧性凸显,钢企转型值得关注。从板块来看,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特钢板块业绩分别下降18.0%和19.0%,降幅分别比普钢板块少32.1个百分点和28.2个百分点;从个股来看,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业绩分别实现增长的9家和7家上市钢企,上市特钢企业分别占77.78%和71.43%,特钢企业盈利韧性十分显著。同时,部分钢铁上市公司加码转型“产品高端化”和“业务多元化”,拓展公司发展空间,也值得关注。
投资建议:展望二季度,随着新冠疫情进一步稳定,国内稳增长政策开始发力,国内钢材需求环比将明显好转。但是,由于一季度累积的天量库存去化速度不及预期,钢铁行业二季度经营压力依然不减。我们认为,二季度钢铁企业业绩同比仍将下降,但环比或有所增长。从全年角度来看,钢铁行业盈利水平同比仍将下滑。个股方面,推荐抗周期性较强的特钢板块,建议关注中信特钢,同时关注转型“特钢+数据中心”双主业发展的沙钢股份;普钢板块,推荐三钢闽光,建议关注宝钢股份、南钢股份。
风险提示:1、经济大幅下行及疫情蔓延加剧风险。如果经济大幅下行将导致行业需求持续承压,行业供需格局恶化;疫情蔓延加剧或会造成全球生产停滞,多数制造业产业链断裂,钢材需求大幅下滑。2、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风险。如果四大矿山供给侧出现问题,全球铁元素缺乏导致其价格上涨过快会侵蚀下游钢铁企业利润。3、环保及安全事故风险。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更加严格,公司环境治理成本及运行成本不断提高,对经营业绩有一定影响;同时,由于钢铁生产工序链条长,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发生将有可能导致公司进行安全生产整顿治理,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进而对业绩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