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上述策略后,我国就能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上率先实现突破,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之中,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业,进而研制、开发、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可编程序控制器产品。笔者相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随着整个工业的提高,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引进应用和消化移植阶段(80 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8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成套设备引进的同时,国外原装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开始涌入国内市场。许多部门和单位相继引进可编程序控制器并自己设计组成控制系统,其应用范围也扩大到建材、轻工、煤炭、水处理、食品、制药、造纸、橡胶和精细化工等工业领域。
20世纪末期,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从控制规模上来说,这个时期发展了大型机和超小型机;从控制能力上来说,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用于压力、温度、转速、位移等各式各样的控制场合;从产品的配套能力来说,生产了各种人机界面单元、通信单元,使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目前,可编程控制器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钢铁、汽车、轻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模块式的plc是按功能分成若干模块,如cpu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电源模块等等。大型机的模块功能更单一一些,因而模块的种类也相对多些。这也可说是趋势。目前一些中型机,其模块的功能也趋于单一,种类也在增乡。如同样omron公司c20系列plc,h机的cpu单元就含有电源,而ha机则把电源分出,有单独的电源模块。
模块功能更单一、品种更多,可便于系统配置,使plc更能物尽其用,达到更高的使用效益。
19942707037
qq: 480619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