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消息,标普信评于3月4日发布题为《短期、周期与长期:2020年非金融企业信用趋势展望》的报告,回顾了各行业的近期变动,并就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这些行业的信用质量发表看法。
标普认为,在整体流动性改善的前提下,非金融企业短期内再融资风险应该可控。2020年3月份中国市场将有5500亿人民币左右的非金融企业的债券到期,4月份将有6000亿人民币左右到期,其中城投、交通基础设施以及采掘业数量较大。考虑到这些板块里发债企业以国企居多,其融资渠道较为畅顺,它们的整体再融资风险可控。
标普信评认为,新冠疫情下部分行业收入骤降或运营受阻,也有部分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但疫情影响毕竟只是整个2020年的一个章节,各行业原本存在的周期性趋势和结构性变化将继续上演。
各行业2020到期债券余额(资料来源:标普信评,wind)
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将主要体现在第一季度,第三季度将逐渐恢复,明年增速较今年将有所回暖。
分行业来看,各行业又将面临不同的发展轨迹。
城投将进一步发挥基础基建职能,2020年城投企业整体信用质量将保持稳定。2019年政策宽松促使城投企业的债券融资规模较上年大幅增长,信用质量较好的城投企业利差趋窄。在未来,地方政府的税收减少和债务增加有可能影响对城投企业的支持能力;经济欠发达地区非核心城投企业的偿债能力面临挑战,这些企业的非标产品仍面临较大的违约风险;区域内主要城投业务规模有可能扩大,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稳定性或降低。
房地产所受疫情影响或可修复,2020年房地产开发行业信用状况将保持整体稳定。今年前两个月房地产销售大幅萎缩,2020年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将同比下降20%以上。在未来,整体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有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修复受损的现金流;不同能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分化,其中一二线城市及城市群中心城市需求仍然强劲,三四线城市的整体购房需求将下降;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质量将持续分化,库存水平低、现金流量不足、短期债务规模较大的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业地位将进一步削弱;行业销售回款将更加集中于三四季度,整体资金面维持紧平衡,这考验开发企业的销售回款能力和融资能力。
(资料来源:标普信评,wind)
消费零售有待疫情过后恢复元气,2020年零售餐饮行业整体信用质量有可能下降。2020年开年餐饮、旅游受疫情影响严重,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同时电商销售对实体销售的替代效应较为显著,部分酒店则面临较大流动性压力。在未来,企业和银行的关系(如授信额度)、现金或现金类资产的持有量将成为应对流动性压力的关键;耐用品销售有望在疫情结束之后出现恢复性增长,家用电器行业的恢复将滞后房地产行业半年至9个月;电商竞争将不断加剧,头部电商未来的竞争优势很可能进一步扩大。
化工徘徊在低迷周期,2020年化工行业信用质量将继续分化。受疫情影响,化工品需求受到明显抑制,开工率没有明显下降挤占企业资金,化工企业普遍面临现金流压力。在未来,化工产品的供需失衡状况仍将持续,产品价格也将在当前低位震荡一段时间;规模大、成本低、资金雄厚的优势企业面临压力相对较小,有望获得退出企业让出的市场份额;部分经营领先企业的市场地位是以高资本投入、高财务杠杆为代价获得的,其财务风险不容忽视。
汽车在政策激励下或可缓和销量下行,2020年汽车整车行业整体信用质量将保持稳定。全国汽车产量受疫情影响大约有近一个月的停工,这对汽车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近期中央提出要求加大汽车等传统大宗销售等政策则对汽车销售产生一定正面作用。在未来,很多车企在智能驾驶、新能源等领域的研发、并购支出持续增长,这将增加车企的资本投入压力,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可能持续为负,而该部分投入能够提升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但在短期内不会显现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