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2020年 2月 24日,国家发改委联合科技部、工信部等其他十个部门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通知,提出结合实际制定促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推动各项战略任务有效落实。
该战略强调了当前智能汽车发展的三大态势,提出了智能汽车发展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为方向,以建设智能汽车强国为目标,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为途径,开创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创新驱动,平台支撑;市场主导,跨界融合;开放合作,安全可控的四大原则,达到战略愿景:到 到 2025年,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 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 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 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 )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 盖。展望 2035到 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强国愿景逐步实现,智能汽车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评论: 评论:
2 该战略 从总体目标、要求和具体任务方面阐述详细,进一步落实了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来临 的来临智能化是汽车由“硬”汽车向“软”汽车突破的战略方向,标志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来临。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四者成一体发展,是汽车产业在当前科技发展大环境下的必然趋势。未来新能源的发展一定是以电动化为基础,支撑“新四化”发展,以智能化为战略突破方向,智能化、网络化和共享化相辅相成。
欧美企业如特斯拉、苹果公司、谷歌等在智能化发展不遗余力,将此视为未来汽车产业新的增量,而对我们的汽车产业链和高新技术而言,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期望由此实现汽车产业升级转型。
我们认为,首先,此战略指导思想明确,以产业链企业为主导,定标准,提高产业链技术研发能力和汽车智能化渗透率。其次,纵观发展愿景,智能驾驶的落地,已经是有了明确的实现步骤,比较接地气的规划。即在 2025年实现 l3级别自动驾驶的量产目标;在特定场景下实现 l4级别的自动驾驶。一般来说,特定场景限于工业园区、港口、快递分配等周边环境变量较少的地方。该战略确定了当前智能汽车发展的主要任务1、构建协同开发的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关键基础技术;完善测试评价技术;
开展应用示范试;
2、构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创新产业发展形态;推动新技术转化应用;
3、构建先进完备的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建设广泛覆盖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建设覆盖全国的车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建设覆盖全国路网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国家智能汽车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
4、构建系统完善的智能汽车法规标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技术标准;推动认证认可;
5、构建科学规范的智能汽车产品监管体系:加强车辆产品管理;加强车辆使用管理。
6、构建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管理联动机制;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数据安全监督管理。
我们认为,国家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同时,着重强调了智能化的发展战略,正是瞄准了电动化基础上发展智能化的独特优势,结合国家在芯片、大数据、5g 和软件平台的发展需求,从而赋予新能源车智能化的独特历史使命。
通俗来看,智能化产业链可以分为:零部件端 零部件端- 整车端- 大数据端- 通讯端-基建 基建 端等方面,这是广泛的跨界融合生态系统,需要在一套完善的法规、标准和监管体系下,方能使人车、车车、车路顺畅沟通,确保安全。
2 对智能化的发展,我们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 面临 的 机遇: :
1、adas 系统的装机率持续提升,部分功能块成为紧凑型以上车辆的标准配置。据博世披露信息,2019年该公司 l2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已经应用在国内 40余款车型上,同时超过 200个项目正在实施。根据汽车之家的统计,在 7364款车型中,超过 5成搭载自适应巡航 acc、360度全景影像和自动紧急刹车 aeb/前向碰撞预警 fcw 等配置,而且出现个别配置向 10万元以下车型渗透的趋势。
2、数据端,搭载车载互联系统的车辆渗透率逐步提升,这些车子被认为是跑在“云上的车子”,从上汽与阿里合作的阿里系统,到腾讯和百度的车载系统,形成了国内车企三大主流系统,这些车辆行驶在不同的环境,源源不断提供海量用户数据。
3、通讯端,三大运营商表述在 2020年开始 5g 投入大规模商用,5g 的迅速发展,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都为智能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比如北京、上海等已经制定详细的 5g 发展规划,部分智能网联测试区域已经实现了全覆盖。4、基建端,我们拥有无可比拟的基建优势,基建部和交通运输部正合力推动公路数字 化 智 能 化 的 改 造升 级 , 同 时工 信 部 向 电信 、 联 通 和 广电 颁 发 无 线电 频 率(3.3ghz~3.4ghz)使用许可,扩大 5g 覆盖。
我们 面临的挑战: :
1、从零部件和系统集成角度来看,重点在于感知-决策-执行响应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对核心传感器、处理器和执行器的车规级要求较高,这些技术目前还是被欧美企业所把控,需要国内企业做到重点突破。比如德国博世就是目前国内最大 adas 系统方案提供商。
2、电器架构平台端,目前大部分是基于传统车的改进,对架构的重组,达到提高效率,降低代价的目的,像特斯拉等已经带来了比较好的设计理念。
3、软件平台方面,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已经来到,车辆由“硬”汽车向“软”汽车转变,对整车企业的要求已经发生变化,部分车企更青睐于懂软件开发的人才,而目前国内 bat 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很深入,需要探讨更行之有效跨界融合方案。
4、从国内来看,目前量产的智能化水平大部分还是 l2水平,最高 l2.5,从 l2.5到 l3阶段,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冗余设计,整个系统的复杂程度大幅提升。
5、通信方面,智能驾驶涉及到 v2x,是点对多点,多点对点的需求,车规级方面对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要求是要高于一般的民用需求,这块也是需要重点创新突破。
6、法规方面,当前 cncap 对智能化方面的配置有一些加分项,但是需要在各个层次的法规和标准中不断完善,为自动驾驶保驾护航。
2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已经来临,但汽车仍不改大宗消费品属性,我们需要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来把控。一方面,我们 重点 关注电动化渗透率较高, 充分受益于汽车行业边际改善的整 车 标的,以及在智能化方面相关的 零部件标的, 还有 引领汽车产业链变革、享受电动化渗透率加速提升红利 的特斯拉产业 链;另一方面,我们重点关注长期以来在智能化投入较大的企业,除了传统汽车企业外,还有国内 bat、华为等提供软件平台和解决方案的 ict 企业。
1、整车:上汽集团(自主品牌智能网联化渗透率高,大众 meb),吉利汽车(自主龙头),长安汽车(t3科技平台);
2、零部件:华域汽车(零部件龙头,毫米波雷达优势),均胜电子(供货宝马大众,hmi 优势),保隆科技(胎压监测等),德赛西威(车载终端龙头),科博达(adb 大灯),华阳集团(智能座舱),联创电子(车载镜头,特斯拉产业链)。
3、软件:中科创达(软件平台解决方案),四维图新(高精度地图)风险提示
1、 产品推出不及预期;
2、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3、 宏观经济波动影响;
4、 国际贸易形势对关键核心零部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