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如今在自家门口安装摄像头或智能猫眼的已有不少居民。刚搬进新房的刘敏就有这个想法。考虑到监控设备价格不高,且安装比较容易,单独居住的刘敏就想在家门口装一个摄像头或智能猫眼:一来给自己壮胆,对坏人有警示或震慑作用;二来万一出现案jian ,也能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我能理解安装智能猫眼者的想法,但实际记录的结果上,确实会留下邻居的作息时间、家庭成员等信息。”家住北郊荣华北经城的吕方达对私人安装在楼层公共空间的摄像头表示担心。
“尤其信息一旦落入居心叵测的人之手,对邻居来说,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吕方达说,前两天,他还在央视上看到过“安装在家中的摄像头,被他人非法登录”的报道。从节目中了解到,当自己的活动在他人的眼皮底下时,类似的安全保障,反而会助长犯罪的发生。
更应兼顾公共安全,是不是谁想装监控随便就能装?公安新城分局民警郭浩介绍说,目前公安机关对个人监控的安装确实没有要求备案等。陕西大唐律师事务所王艺霏律师也表示,针对个人摄像头的安装,国家似乎还没有专门的细化规定。那么,类似监控设备是从哪里来的?记者随机在购物网站搜索发现,随便输入“家用监控”、“智能猫眼”字样,种类繁多的相关设备随之映入眼帘。虽然价格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但大多都具备夜视、手ji远程监控、无线高清画质等功能,且大多数产品都是以“安装简易”为卖点。
设备购入如此便捷,安装也无“门槛”,那么大家是否就可以随意在门口安装了?对此,王艺霏解释说,监控设备是否侵犯他人隐私,存在一个覆盖范围的问题。因为走廊、过道是一个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交叉的区域。为避免侵权,他建议将摄像头范围限制在私人区域以内。
“监控记录的邻居动态,容易反映这户人家的活动规律,确实会给邻居带来安全隐患,也容易引起民事纠纷。”据此,郭浩建议,监控设备完全可以安装在室内,通过手ji联网实时查看,既能确保安全,还能避免纠纷。对有意安装智能猫眼等涉及公共区域的居民,他提醒应考虑邻居的感受。
为了家居生活能够更加安全,我们不妨安装智能防盗门门铃猫眼,门铃会自动侦测拍照,并将照片上传至用户手ji来防止小偷出新招行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