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总览:债券总托管量环比增长。11月中债登、上清所债券托管量合计86.23万亿元,环增7157.59亿元。中债登债券托管量为64.20万亿元,环增3938.52亿元,增量主要来自国债;上清所债券托管量为22.03万亿元,环增3219.06亿元,增量主要来自同业存单。
分机构:银行利率债配置力量边际减弱,广义基金增持动力增强。1)银行:增持利率债981.49亿元,减持信用债116.43亿元。利率债中增持国债1167.68亿元、政金债306.41亿元,增量环比收窄,年内首次减持地方债;信用债中仅小幅增持超短融、短融。大行(国有行+股份行)增持利率债376.72亿元、减持信用债132.61亿元,利率债中增持国债508.59亿元、政金债328.96亿元,减持地方债;信用债中仅增持超短融、短融。中小行(城商行+农商行+农合行)增持利率债、信用债507.16亿元、305.21亿元,利率债中增持国债582.12亿元,小幅减持政金债、地方债;信用债中仅增持存单。其他银行(外资银行、民营银行、村镇银行等)增持利率债97.61亿元,减持信用债289.03亿元。2)非银机构:保险机构增持利率债、减持信用债。增持国债、地方债和政金债67.5亿元、75.46亿元、6.1亿元;增持中票、超短融,减持存单、企业债、短融。券商增持利率债、信用债。增持国债205.17亿元,小幅减持地方债、政金债;增持存单141.93亿元,小幅增持中票,其余券种均减持。3)广义基金:增持利率债、信用债。降息推动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广义基金分别增持国开债、国债461.33亿元、330.49亿元,小幅增持地方债;大幅增持同业存单2250.07亿元,增持中票583.52亿元、超短融213.51亿元,其余券种均减持。4)境外机构:增持利率债、信用债。增持国债、政金债309.84亿元、263.89亿元,增量为年内较高水平;小幅增持超短融、中票和存单,减持企业债、短融。
分券种:利率债托管量环增主要由国债贡献,信用债托管量环增主要由同业存单贡献。利率债方面,国债环增规模最大,环增2049.9亿元,大行、中小行、广义基金、境外机构为主要增持机构。政金债小幅环增433.2亿元,大行、境外机构为主要增持机构,中小行、政策性银行为主要减持机构。地方债托管量环减400.76亿元,大行、政策性银行、券商为主要减持机构,广义基金、保险为主要增持机构。信用债方面,同业存单环增2003.8亿元,主要被广义基金、中小行、券商增持,政策性银行、大行、保险为主要减持机构。企业债、中票、短融、超短融托管量环增611.34亿元,大行、保险机构、境外机构为主要增持机构,广义基金、中小行为主要减持机构。
风险提示:信用违约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