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稳定的o/w型乳液,在某一温度点,内相和外相将互相转化,变型成为w/o乳液,这一温度叫做转相温度。由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浊点的特性,在高于浊点温度时,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导致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下降,即亲水力变弱,从而形成w/o型乳液;当温度低于浊点时,亲水力又恢复,从而形成为o/w型乳液。利用这一点可完成转相。一般选择浊点在50-60℃左右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将其加入油相中,然后和水相在80℃左右混合,这时形成w/o型乳液。随着搅拌的进行乳化体系降温,当温度降至浊点以下时,发生转相乳液变成了o/w型。
当温度在转相温度附近时,原来的油水相界面张力下降,也就是说降低了乳化它所需的功,所以即使不进行强烈的搅拌,乳化粒子也很容易变小。 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转相法: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体系中,如加入少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将极大地提高乳化体系的浊点。利用这一点可以将浊点在50-60℃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油相中,然后和水相在8013左右混合,这时易形成w/o型的乳液,如此时加入少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加强搅拌,体系将发生转相变成o/w型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