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功夫
让孩子爱上武术的方法有哪些?
1.父母与老师交流配合,从多种角度激发孩子对武术理解和兴趣
父母和老师可以积极配合从认知、竞技、模仿、交往和创新等多个方面激发、培养孩子的兴趣,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老师选择动作时,要根据孩子能力的发展适当调节难度,孩子太难、太容易都难以引起其兴趣。同时还需要考虑所编选的动作要“扮相”漂亮并充满情趣,这样能满足孩子审美和模仿的需要,受到他们的欢迎。
2.与孩子做些游戏锻炼孩子的柔韧性
父母可以本着“跳一跳够得着”、“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原则轻松地与孩子做一些游戏。锻炼孩子的柔韧性是武术的重要益处,父母在家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锻炼孩子的柔韧性的小游戏,例如比赛“用手摸地”、“用胸部够膝盖(注意塌腰挺胸)”等。
3.生活中,埋藏着孩子兴趣的导火索和创新的火种
到了四五岁,尤其是男孩子,常会迷上打斗场面较多的动画片、电影或电视节目。很多孩子整天带着“奥特曼”、“变形金刚”以及各种怪兽的模型。老师在教授武术动作时,可以利用孩子这一心理,从他们感兴趣的卡通人物入手,挖掘其中能与武术动作相结合的元素,能引发孩子异乎寻常的兴趣。课下练习时,父母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点,与孩子做对抗性游戏。
西丽儿童学功夫
咏春拳本是南方拳术,近年随电影「叶问」而火起来,但它其实早于七十年代已传到欧美地方及流行起来,因为它有「易学易用」和保护性强的特点,较乎合外国人要求的实用性。但它那借助结构性力量及不单靠肌肉力量的方法,其实更加适合我们中国人的体形去练习。
黄匡中,香港人,父亲是咏春拳宗师叶问弟子、李小龙的授业师兄黄淳梁,自幼随父习武,历时37年,深得咏春拳学精华,武艺精湛,为人低调随和,颇有大师风范。自1997年起,黄匡中继承其父遗志,从事咏春拳教学事业,并接任黄淳梁国际咏春拳学会长,同时还担任香港体育总会董事和秘书长。在从教20年的生涯中,培养出了大量武术人才,弟子门人遍布十几个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印尼、德国、加拿大、英国、挪威、阿根廷等,亲传弟子数以万计。
学武术《德武双修》,师资力量雄厚,教练责任心强。武术,中国武术、中国传统武术,通过武化流传。古人说通过习武可以强身健体,二来可以防御敌人进攻。习武之人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引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武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