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应用“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部门职责分工
(一)消防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督导全市所有消防重点单位“智慧用电”系统推广;
(二)旅游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督导星级宾馆饭店等重点单位“智慧用电”系统推广;
(三)门。负责指导、协调、督导集贸市场、大型商城、超市等重点单位“智慧用电”系统推广;
(四)门。负责指导、协调、督导养老机构、救助福利机构等重点单位“智慧用电”系统推广;
(五)安监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督导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企业和烟花经营(批发、零售)企业、等重点单位“智慧用电”系统推广;
(六)门。负责指导、协调、督导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等重点单位“智慧用电”系统推广;
(七)卫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督导医院等重点单位“智慧用电”系统推广;
(八)文体广新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督导文保单位、ktv、网吧、影剧院等重点单位“智慧用电”系统推广;
(九)住建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督导在建工地、燃气储存等重点单位“智慧用电”系统推广;
(十)经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督导通信、电力企业等重点单位“智慧用电”系统推广;
(十一)房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督导居民小区“智慧用电”系统推广;
精确定位电气火灾隐患地址和安全报警信息,并可提供专业隐患排查及整治服务。让电气安全看得见、摸得着、防得了、控得住。“通过网络,让消防、系统、企业紧密相连,给火灾防范上了道双保险。”罗兹宾告诉记者,智慧式安全用电管理系统是一种结合物联网传感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理念而设计。该技术将消防的所有人员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像之前建材城的案例,该单位的几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全部联系不上,智慧用电系统就立即报警通过消防员到现场处理。只要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消防意识,及时查找并消除火灾隐患,时刻紧绷防范这根弦,火灾就会远离我们,就能限度地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据了解,市消防目前正在推进该市智慧用电系统的普及和安装。并打造一个以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为试点,全面覆盖全市各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隐患防控网,智慧用电也将成为市智慧消防建设的一个重要引擎。
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非常的多,然而智慧用电就是其中的一种,现在不管是在哪里都是需要用电的,只有合理的运营到电的使用情况,这样就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为此,智慧用电受到国家的关注,通过探寻出电气火灾发生的规律,通过新的智慧用电设备对电路电线进行全程的实时监测,如:电流、功率、温度、电弧等数据,一旦监控到数据偏差过大,就自动切断电源。这种安全可靠成熟的技术已经成为了预防电气火灾的主流。但是至于智慧用电系统怎么实行系统管理却很多人不知道,我们来看看以下几点。现实情况中,很多生产经营单位电气线路老旧、线路隐患多且隐蔽性强,众多小微企业缺乏专业电工,肉眼无法直观发现电气隐患,传统的检测手段难以及时排查各种隐患等一系列难题,使得电气火灾的监测和预警很难落实到位。
智慧用电的重点领域是在服装、制鞋、家具、纺织、电镀、印染(含印刷)以及涉尘、涉氨、喷涂等易燃易爆行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及宾馆、商场、市场、网吧、ktv、影院、学校、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福利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民宿(农家乐)、文保单位等火灾隐患集中区域,推广建设“智慧用电”。一般来说安装过智慧用电的客户对于智慧用电都有非常大的评价。
完善相关服务
智慧用电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配套服务体系,提供的服务事项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具有相关资格、具备与提供服务相适应的知识技能。
(二)提供的相关产品必须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行业技术标准要求,设备应当确保安全可靠、运行稳定。
(三)要建立监控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电气监控设备的监测数据和运行情况,并及时、准确、有效反馈给使用单位。
(四)能够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向单位反馈分析信息,提出加强电气火灾防控的建议。
(五)及时向监管部门提供监控与分析信息,有关数据可为监管部门信息化平台采集、使用。
(六)提供的相关产品应有灭弧式保护功能,服务机构应在常德市进行过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并在区县市安委办备案,且在常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专业的售后团队。 现实情况中,很多生产经营单位电气线路老旧、线路隐患多且隐蔽性强,众多小微企业缺乏专业电工,肉眼无法直观发现电气隐患,传统的检测手段难以及时排查各种隐患等一系列难题,使得电气火灾的监测和预警很难落实到位。
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各区县市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将推广应用智慧用电技术作为推进电气火灾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作为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明确本地区、本行业推广智慧用电技术的实施计划,规范工作程序和方法,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监督管理。各区县市和市直有关部门要督促、指导智慧用电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智慧用电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整合线上监测和线下服务资源,根据单位需求提供电气火灾防控方面的培训和隐患治理等其他服务。
(三)加强宣传教育。各区县市和市直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电气火灾防控宣传教育,利用媒体宣传电气火灾事故教训,普及安全用电常识。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应用智慧用电技术,提升对用电设备的监测、预警和事故隐置能力。
百度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