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刚认为,中国是成长型经济体,宏观经济总基调是稳增长,在海外降息的大环境下,预计国内流动性也将处于较为宽松环境。从估值看,当前 a股整体估值分布接近2013年底部位置,相对海外市场具备明显吸引力。
另一方面,此轮企业盈利下行周期已经进行了9个季度,按照历史规律,魏刚预判企业盈利即将迎来拐点,投资布局权益市场正当其时。
魏刚介绍,正在发行的农银区间精选混合基金,沿用了公司此前的创新产品策略,用产品设计克服人性的弱点,将仓位决策规则写入基金契约,纪律性管理基金。“择时策略的逻辑遵循价值投资的要求,低买高卖,市场估值低时仓位高,越跌越买;市场估值高时仓位低,越涨越卖。”魏刚说。
“合同规定,当中证500市盈率低于18倍时,基金仓位最高可提高至95%,这是因为历史上低于这一市盈率时,95%的概率都会赚钱。”魏刚告诉记者,将仓位规定在合同中,不但能够克服人性追涨杀跌的弱点,也是简化基金管理的有效方法,使其能更专注于选股层面,提高投资的胜率。
据了解,2013年成立的农银区间收益混合基金已经开始使用这一策略,该基金根据上证综指的点位来强制控制仓位,自2013年8月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为142.12%(来源:农银汇理基金,截至2019年9月30日),成功躲过了2015年异常波动行情。
虽然基金的仓位决定因素是估值水平,但在具体选股时农银区间精选混合基金则采用多因子策略,包括估值、成长、质量和投资者预期等,力图从市场中优选股票组合进行投资。
魏刚认为,基金经理的重要任务是寻找到市场上价格合理的优质成长性公司,而非追求极致的低位买入,这是长期投资的核心要素。在现有模型框架下,他会根据市场结构变化,定期对农银区间精选混合基金的量化模型进行修正,保障模型的灵活性。
魏刚还告诉记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量化模型筛选出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医药等板块,未来会对这些行业进行适度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