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从一个工作中常见的场景开始:你刚刚和一个协作部门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大家互相挑刺,互相抱怨,最后的结果就是不欢而散。
你已经身心俱疲,不想再让这种场景重演了,所以你边走边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原本很坦率的交流会转变成一场失败的谈话,而你却想不起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你只记得在陈述观点时态度有些强硬,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协作部门的几个人紧盯着你,接着就是对方的反击,讨论变成了辩论,最后发展为论战。
你特别想了解一下对方的想法,就找到了协作部门参加这次会议的一个跟你关系还可以的同事,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他跟你说:“说了你可别生气啊,我也是想咱们两个部门能协作好。当时你强硬让我们部门接受你个人观点,我们头自然就带领大家起来反抗。”
这位同事又推心置腹的跟你说:“因为你太过专注于会谈的内容了,你一心一意说你的观点,你没有注意我们的感受和行为,没有注意对方的说话语调。”当你听到这些时,非常惊讶,因为当时你确实没有留意这些东西。
善于交谈的人当然会关注谈话的内容,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观察谈话的对象,留意他们是否有担心、焦虑和不情愿的神态。当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或者有意地压制别人的观点时,与协作部门的谈话就偏离了健康的轨道。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