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考证: 白及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本草经集注》曰:“叶似杜若,根形似菱米,节间有毛??可以作糊。”
《蜀本草》引《图经》曰:“叶似初生栟榈及藜芦。茎端生一苔,四月开生紫花。七月实熟,黄黑色。冬凋。根似菱,有三角,白色,角头生芽,八月采根用。”
《本草纲目》曰:“一科止抽一茎,开花长寸许,红紫色,中心如舌,其根如菱米,有脐,如凫茈之脐,又如扁扁螺旋纹,性难干。”根据各家本草对植物形态的描述及《本草图经》和《本草纲目》的附图考证,与现今所用白及相符。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 f.的干燥块茎。
产新期短而独特 :白芨草本于12月至第二年3月是倒苗期,4-7月植株过矮小根茎水份过大而轻泡难觅,又不值得采挖,一般11-12月产新,抢青提前到7月。所以,白芨产新期仅两个月左右。
白芨的稀缺是天生的,在实验实中,白芨的有性繁殖尚未破解,而在大田产业化种植还没有起步,因为白芨要求独特的生长环境,种群不宜密植、生长周期长达四年之久等困境。
广州市济世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18022325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