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机动车检验检测设备公司产品价格低价格优势汽车检测行业前景
汽车检测 vehicle detection,是为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的检查。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或行驶里程的增加),其零件逐渐磨损、腐蚀、变形、老化,以及润滑油变质等,致使配合副间隙变大,引起运动松旷、振动、发响和漏气、漏水、漏油等,造成汽车技术性能下降。汽车维护作业(或称汽车保养作业)的核心是“维护”汽车技术状况的完好。
对汽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来确保车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噪声污染,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汽车检测站就是综合运用现代检测技术对汽车在不解体的状态下,实现汽车状态运行检测及诊断的场所或服务机构。
一、我国汽车检测的项目分类
1、安全性检测
2、可靠性检测
汽车的可靠性的检测主要包括汽车的异响、磨损、变形、裂纹等检测。
3、动力性检测
4、经济性检测
主要指车辆的燃油消耗,常通过燃油消耗检测仪测定燃油消耗量的容积或质量来表示,以此来评价在用汽车状况和维修质量的综合性参数。
对汽车的经济性一般采用 “高挡的全油门加速时间及耗油量”测试、“等速百公里油耗”测试以及“发动机油耗”的测试,或者通过检测尾气中的氧含量、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分析发动机燃烧效率的高低,比较直观,检测速度较快。
5、噪声和废气排放状况检测
二、我国汽车检测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一)汽车检测行业管理体制
我国的汽车车检测一直以来是政府垄断的行业。上世纪60年代,对机动车实行检测主要是依据《机动车管理办法》。由于当时机动车辆数量很少,检测并没有形成市场。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率,交通部开始在全国公路运输和车辆管理系统筹建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目前,检测站的监管主体已经变更为国家质检总局,具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检查。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检测站是由交通运管部门资建设的,这就造成了汽车检测站的检测项目不全,检测结果不准确,从而可导致个别地区综合性能检测站忽视汽车检测过程中的核心工作。
我国汽车检测企业是依照行政区域分布的,在交通部门统一部署下各地按计划建设,这种方式避免了重复建设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但也产生了结构上的垄断。同时检测也被定义为小型技术企业,为检测的发展设置了先天障碍。现代汽车制造业发展迅速,作为汽车后续市场的一部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又承担着交通行业管理的职责,现在的行业格局不甚适当。
(二)政策驱动汽车检测发展
为了配合汽车检测工作,国内已发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标准、规程等100多项。安部和交通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汽车检测站建站到具体的检测项目,都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政策方面,主要是依据交通部1990年发布的第13号令与1991年发布的第29号令实施的。这两个文件建立了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制度,明确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任务和基本条件。而此后发布的《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jt/t198-95)与1998年的交通部第2号令《汽车维修工艺规范》,更进一步地明确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具体任务,使运输业车辆定期检测有了稳定发展的轨道。2002年,强制性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的发布,标志着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有了自己的性能要求和检测方法方面的标准。
除营运车辆的技术等级评定检测得到普遍开展外,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汽车维修质量的检测也进展良好 国家制定的强制性标准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是我国车辆管理和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最基本的标准;gb/t17993-2005《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已经实现了从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建立到汽车检测的具体项目的测定,都达到了符合汽车产业现代化要求的汽车检测制度化、标准化的较高水准。
此外,国家政策不断推动汽车检测和汽车检测站等相关市场向前发展。如 2006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的《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申报检测机构管理办法》;2008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车辆产品检测工作监督管理规定》;2011年6月24日,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等。
三、汽车检测行业发展现状据分析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汽车检测成为了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测试和试验的一门技术,人们依靠这一技术可以对汽车进行不解体的检测,既安全又方便。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和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的检测技术不断提高,检测设备也与日俱增。2012年,中国汽车检测市场规模超过2000万辆次。
惠州市广达车辆检测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1894855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