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从“养鸭子”到太空行走,她不过多了一份执着

2019/11/1 20:11:36发布46次查看
被一群黄色的小鸭子当作妈妈,走到哪跟到哪;骑摩托领着飞越喜马拉雅的大雁贴地飞行;到南极洲的冰层下潜水看企鹅……如此硬核的生物学家,已经让人望尘莫及。
跟着“妈妈”走的小鸭们
骑着摩托领着大雁贴地飞行
南极洲与企鹅零接触
可摇身一变,她又成为nasa的宇航员,正在离地表300多公里外的国际空间站进行人类首次全女宇航员的太空行走,更换空间站损坏的电源控制器零件,并且时刻准备执行2021年飞向火星或重返月球的任务。
人类首次全女宇航员太空行走
她就是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的宇航员,杰西卡·梅尔(jessica meir),也是一名生物学家。
杰西卡·梅尔(jessica meir)
缘起,在儿时的星空
1977年的夏天,杰西卡出生在美国缅因州北部偏远的caribou。在这个远离车水马龙的小地方,女孩能自在地探索大自然,在每个晴朗的夜晚看到美丽星空。
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让孩子们画一幅画,画中是孩子们想要成为的人,杰西卡就把自己画成了宇航员。那时候,女孩还不知道什么是nasa,可就是无限向往远方的星星。
“and it might have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fact that the stars shone so brightly in rural maine。”(“这可能与缅因州乡村的星星如此明亮有关。”)
父母都是移民,妈妈是瑞典人,爸爸是伊拉克裔以色列医生。两个人在偏远的小村庄安定下来,养育的5个孩子中,杰西卡是最小的那个。女孩继承了妈妈对大自然的热爱、爸爸对漫游和冒险的偏爱,渴望着不平凡的生活。
把生物学,带到太空吧
喜欢自然的杰西卡,受小学科学老师的启发,顺利地走上了生物科学之路。她在布朗大学攻读生物学本科学位时,参加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的太空生命科学培训项目(slstp),正式开启了对太空的兴趣。
本科毕业,女孩考虑去医学院或者攻读博士,从事更深的生物学研究。可是呢,心里有个小小的声音还在期盼着太空。也是巧了,她发现了一个太空研究的硕士项目,不仅要招工程、轨道力学背景的人,还要法律、政治、医学等背景的。
这可是千载难逢、正中杰西卡的内心啊,于是杰西卡毫不犹豫,立即打包行李,到了法国国际空间大学。
bring my background in biology to space.(“把我的生物学背景带到太空去。”)
失重与深海,向梦想靠近
法国,成了杰西卡的人生转折点。
在法国时,她接到休斯顿约翰逊航天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的电话,邀请她参加了“呕吐彗星”的项目。(“呕吐彗星”是一种失重模拟项目,2007年霍金还体验过呢。)
接着她又受邀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人类研究中心(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工作,为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的人类生理学研究提供支持。这一支持,就是三年。
这三年,杰西卡开始逐渐了解太空、了解nasa,进入了太空人的圈子里。虽然不是宇航员,可身边有了nasa的人也是一大进步啊,她和研究中心的宇航员们同进同出,成了研究中心不可缺少的部分。
杰西卡正在进行潜水生理学的极端环境实验
当然,说好了要把生物学带到太空呢。结合研究经历和对生理学的热爱,杰西卡找到了自己的科学方向,她开始在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攻读海洋生物学博士学位,重点研究潜水生理学,极端环境下的动物生理学。极端环境啊,缺氧、低温、高风险,说的不就是太空么~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由于研究背景的原因,杰西卡又被召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极端环境任务行动(neemo)中,作为一名水兵,在模拟太空苛刻条件的海底生活了三周。
参加过不少专业训练后,杰西卡觉得自己有望成为一名宇航员,于是她参加了2009年的宇航员选拔,还进入到决赛。
可最终,失败了。
失败?向极端环境迈进
2009年,是一个终点,也是起点。杰西卡获得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ucsd)海洋生物学(潜水生理学)博士学位,但没能成为宇航员。
也许还是缺点什么吧,可是研究的脚步还得继续,即使不能成为宇航员,也可以做好多事情能为进军太空奋斗。
读博的时候,杰西卡对潜水生理学兴趣浓厚。帝企鹅和海象都是深海哺乳动物,它们是如何分别屏住呼吸30分钟和2小时的?它们的生理机能有什么独特之处?杰西卡博士带着装备来到南极洲,和一个科学小组共同研究起这些冰雪世界中的野生动物。她们穿着厚厚的衣服,在几英尺深的冰层中钻来钻去,探索冰层之下的动物世界!
完成博士学位后,她又对同样擅长应对缺氧的高海拔动物的能力产生了兴趣。于是二话不说,养起了斑头雁。
超级粘人的小鸭们
鸭“妈妈”杰西卡,不仅带着小鸭们散步,还训练大雁在风洞中飞行,以此获取大雁在缺氧条件下的各种生理数据。
惊人的大雁风洞实验
斑头雁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迁徙者之一,成功地跨越了喜马拉雅山脉——克服了寒冷、大风和低氧环境,甚至有人观察到它们曾飞过珠穆朗玛峰。
2012年,杰西卡博士接受了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 /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助理教授职位,并继续研究极端环境下动物的生理学。2013年,下一轮宇航员申请开始了。
杰西卡依旧没有犹豫,她知道自己必须申请。
“there are no questions that i will be going into space. it’s just a matter of when.” (毫无疑问,我将进入太空。早晚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成为唯一,驶向火星
2013年6月,杰西卡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提名为宇航员候选人,成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21组的八名成员之一。她开始宇航员候补训练,空间站、太空行走、机器人、生理训练......2015年7月,她完成了宇航员候选人的培训,有资格胜任未来的任务。
和周围的宇航员不同,他们专攻物理和工程,而杰西卡却是一名生物学家。这意味着她的独一无二与不可替代。
其实早在南极探险和neemo任务中,杰西卡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为nasa挑选候选人时,不仅仅是在寻找意志坚强的人,也在寻找那些愿意并且能够在太空中经受陌生环境的人。
宇宙航行,会是一场孤独又漫长的旅行。
“mars has always captured the human imagination for decades and decades, it’s always been the planet that everyone’s looking toward.knowing it’s out there, it’s what drives everything that we do.”( “几十年来,火星一直吸引着人类的想象力,它一直是每个人都在期待的星球。知道它就在那里,它就会推动我们所做的一切。”)
杰西卡进行的太空行走无疑是向未来的火星和月球任务前进了一大步。
即便走向梦想之路曲折多变,只要坚定信念,并不断努力,就能九天揽月,手摘星辰!
——致敬每个为了理想奋斗的自己
来源 | 火星1号基地(id: marsbase1)
作者 | 番茄妹
编辑 | 桑 战
投稿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