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壮苗:大棚种植草莓的品种要有分化花芽的时间早,休眠期比较短,收获期长,采收期阶段早和耐运能力好、丰产性、质量优的特性。实践表明丰香有着以上特性,是目前适宜的种植品种,其次就是女峰和春香。要知道培养好优良壮苗是草莓获得质量优、产量好、开采早的关键。在定植的时候壮苗要达到叶柄短粗、叶大而绿,有叶4-6片,茎粗为0.8cm左右,根系完好,单株的苗重25-30g。一般培养壮苗的措施有2种。第1种是母本养苗法。要选用粗壮没有的子苗当做母本苗,在9月份要根据1m×lm的行距定植在畦面上,等种植以后浇灌,然后增强管理。
在第2年子苗出现期间要长期疏理,避免株间过密,接着做好水的管理,维持土地湿润,并根据苗情合理喷药、追肥,一般每株母本苗可以出现50~100株的合格苗。另1种就是出产园养苗法。虽然这种方法简便,但繁殖合格苗的系数比较低,子苗很容易染。为了达到壮苗的标准,增进提前分化花芽,在定植之前要把草莓苗开始培育移植,在7月份从繁殖园里移出2片叶左右的子苗,在整好的畦面上根据15cm~15cm的株行距进行假植,种植以后浇灌,等成活以后施磷钾肥。等苗发育生长到8月份或9月份,要选择阴阴天,用铲子在草莓四周垂直铲动,让泥土和苗根一起移动位置,让其持续发育,同时也可以在8月份到9月份在地块搭上拱棚,盖上太阳网半个月开始短关照处理。然后随时去除每株子苗的底部老叶枯黄,这样的话,有益于草莓尽提早分化花芽。
2、施肥选地:由于草莓叶面大、根系浅、植株小,在种植上要求有比较好的气温湿度和土地,因此,要选用富含有机质的疏松、肥沃、呈微酸性、便于排水、土地深厚的沙土地。等大棚草莓种植后70天-90天采果,且质量好,收获期阶段长,所以在种植之前对土地要耕翻精细,施足够的基肥。每亩生产1 500-1700kg左右的产量,要每亩施3 000~5 000kg的烂肥,其中45%在后1次深耕之前撒施在地面,首先45%在畦面上开沟施入,然后追施50kg的过磷酸钙和50kg的复合肥各以及饼肥。
3、定植:要知道适期定植对草莓的发育生长、采收时间和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定植太早,温度比较高的话,则植株不容易成活,并且很容易影响分化花芽,干扰质量;如果定植太晚的话,则会影响草莓的根系生长。要知道适当密植可以充分运用日照和土地,它是达到丰产的重要方法,70cm宽的畦可以种2行,株行距为18cm×30cm,每亩种7000-8 000株左右。定植要选择在阴雨天,在定植的时候尽量把苗根部的弓形向畦的外侧,而根系要向畦的内侧并伸长,种植深度要把握在“浇灌不淤泥,浅种不露根”,盖土要实,植以后浇灌。等定植以后中午每天浇1次水,直至成活,等15天以后要每隔一周施淡肥水1次,以益于草莓分化花芽和增快发育,然后做好除草松土。在10月份和11月份要每亩渗水施5kg的复合肥,并根据浇水,维持土地湿润。
4、大棚的管理:要立即建立塑料棚架,棚架的材料尽量用竹杆制作,一般棚宽要以地面6m,棚中柱高为2m,棚架的长度要根据地段而定。在11月份家建立棚架,然后按期覆盖塑料薄膜。等保温后的一周内在畦沟、畦面覆盖黑色地膜,这样的话,有益于增强地温,降低蒸发水分,减少棚里的气温湿度,并且有益于降低杂草发育和预。要知道湿温度管理是草莓获得丰产的关键方法。草莓的发育适宜气温是20~26度,30度左右的高温对草莓发育不利。尽量适期保温,如果保温太早的话,会直接影响草莓分化花芽,造成减产;如果保温太晚的话,会造成生长不良、休眠,让草莓早熟种植失败。一般保温的时间适宜在11月份,即平均温度降低到10度就要开始。措施是立即盖住塑料薄膜。
在进行覆盖的6-7天内,中午气温要把握在在27—30度左右,傍晚10度;随后中午在28度以下,现蕾到开花前期阶段要维持在24~26度,在果实肥大期阶段20~23度,开花盛期阶段22~24度,傍晚不能低于5度。特别是花期的气温不能太高、太低,湿度也不要太大,不然的话,会直接影响授粉,很容易发生畸形果。当12月份超过低温限度的时候,要在棚里再盖住拱棚,以增强气温。当大棚里的湿度大、气温高的时候时一定要随时换气通风。一般草莓在每个生长期要求足够的水分,除了追肥结合浇水以外,尤其是在浆果到开花成熟期阶段要长期维持土地湿润,但又要预防湿度太大。
由于大棚草莓有足够的基肥,所以追肥的量比较少,可以根据草莓的结果发育情况,追施适量的磷钾肥和根外追肥。追肥要在初花期阶段和现蕾用2次过磷酸钙和复合,每次各5kg,措施是在畦面进行插洞施入,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滴灌,来结合浇水。在开花之前可以用等量式波尔连续喷2次,以降低和保护叶面被菌侵染,对叶斑、灰霉、白粉等在发前期阶段可以用800倍的甲基托布津预防,一般每隔一周喷1次,尽量连喷3~4次,或用2 000倍的速克灵粉剂或1000倍的百菌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