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芝姐更新了一组大片。只见她一身白衣,尽显清新气质,眉眼之间依稀是白素贞的模样,完全看不出已经65岁。
虽然是上世纪走红的女星,但赵雅芝至今仍有粉丝无数,这和《新白娘子传奇》一遍又一遍的重播有莫大关系。
在这部剧中,赵雅芝饰演的白素贞雅而不媚、柔而不嗲,俏而不俗,让人过目难忘。
在《新白》中,许多故事都是悲剧性的。例如端午现形、水漫金山、宝塔分离等等,但智斗蛤蟆精、蜈蚣精的片段,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这一段中,无论是李公甫拿着星月剑被泼一盆洗脚水,还是被丢在鸡窝里的蜈蚣精化身颜艺帝,都让人笑出猪叫声。
但是追到这段剧情时,很多小伙伴也有一个疑问。蛤蟆精联手的蜈蚣精,还是个小伙子,道行并不高。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青却对他却颇为忌惮。
而且蜈蚣精甚至一度打的白素贞没有还手之力,要知道白素贞即使怀胎9月,也是战斗力爆表,用水漫金山打的法海措手不及。
在剧中,小青给出的解释是“蜈蚣是我们的天敌”。但这个说法,在如今的生物学界并没有得到证实。
那么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记录了一则故事。
一个书生遇见了“美女蛇”,性命不保。老和尚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美女蛇半夜来的时候,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治死了她。那条金光便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
这样的剧情,是不是像极了《新白娘子传奇》中蜈蚣精在白素贞枕边吸取灵力的片段。
看来蜈蚣是蛇天敌的说法,是存在于我国的神话、民俗领域的。《新白娘子传奇》在编剧时,就巧妙地吸收了这些传统文化。这样扎根于深厚文化的改编,在剧中还有很多。
例如,白素贞和许仙的定情物是一把“伞”,在传统文化中,如果夫妻共用一把伞,就会有两个意思。第一是风雨共济,第二是伞与“散”谐音,预示夫妻将面临离散之苦。
而许仙和白素贞,果然经历了许多离散之苦,又靠同心同德予以化解。
除了剧情,《新白娘子传奇》的音乐也很有嚼头。
黄梅调已经给人以很新鲜的感觉,剧中的唱段也都是和民俗文化息息相关。
白娘子见观世音所唱的“渡我素贞出凡尘”是从《佛学经典》中而来;第一集里的“硫磺原是火中精”则来自于《中医理论》。
更重要的是,《新白娘子传奇》把“知恩图报”的民间心理,贯穿于叙事的始终。
从剧情开始白蛇为了报恩而下凡,到后来胡媚娘因为保护许士林而获得投胎***的机会,都让人相信这个世界虽有善恶,但好人终会有好报。
脱胎于民间,又扎根于民间,这大概就是《新白娘子传奇》经久不衰的原因吧。而赵雅芝,也因为成功塑造了白娘子的形象,成为了几代人心中不老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