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肩负着为我国西部内陆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任。在日前印发的《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深化金融开放创新”被列为自贸区改革创新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四川中行郑国雨行长表示:“四川中行将集全行之力推进自贸区工作,全面参与四川自贸区各项金融改革与创新,持续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努力打造自贸区金融服务首选银行,为四川自贸区加快发展、形成可供复制推广的‘四川经验’提供金融支撑。”
据了解,在四川自贸区筹备阶段,四川中行发挥国际化程度高、熟悉市场和政策等独特优势,先期介入成为政府“金融智囊”。同时,借鉴上海、天津、福建、广东前四地两批自贸区金融创新经验,结合监管政策要求和四川实际,梳理明确可以开办的自贸区首发产品。在机构布局、产品创新、流程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四川中行加快对接、有序推进,实现了特色金融服务与自贸区挂牌的无缝对接、领跑同业。
融资门槛低了、成本降了,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了、全球融通更通畅了,金融对“引进来”、“走出去”的服务水平提升了,参与四川中行自贸区业务首发产品叙做的实体企业首先感受到了金融创新带来的改革红利。
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兴业雷安)是四川自贸区一家防雷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接到军民融合项目,预研、生产、销售急需资金。公司财务总监刘永伟说,科技型企业大多具有轻资产的特点,缺乏厂房、土地等抵押物,往往达不到银行贷款条件,融资贵、融资难是制约企业做大做强最大的瓶颈之一。
针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四川中行引进政府资源,通过风险补偿机制对银行信贷进行适当的风险分担,以信用方式为自贸区科技类、服务类中小微企业提供授信,破解企业担保难题、降低融资成本。在四川自贸区挂牌期间,四川中行为兴业雷安成功叙做了首单自贸区企业“科创贷”业务,第一笔数百万元的纯信用贷款已发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