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0%的孩子不适合出国留学,适合出国留学的仅占20%且前景光明留学有没有价值?两种耳朵听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早年,四筒爸爸的耳朵听到的是“留学有用论”,因为我所处的人群本就是极少数的尖子生人群,属于后文将要提到的“适合留学的情况a”。四筒爸爸的高中同学一半有留学经历,其中优者年入千万,中者年入百万,次者年入数十万,唯独没有找不到工作的。当年国重尖子班共55人,高考重点率100%,高考分数超650的占到一半。本科毕业后,近一半同学选择了出国留学,另一半则选择了留在国内。本人未留学,2012年硕研毕业后到大学任教。我的老铁(昔日理科状元,703分)去了硅谷一家只有几人的程序化交易公司,14年利润2600万刀;某女学霸(原本是状元头号种子选手)在美国从事高精尖行业,戏称打算30多岁退休回国种菜;其他20来位同学就不一一列举了,最低收入是我这个大学教师的三倍有余。
近年来,我的耳朵听到的多是“留学无用论”,时常听人念叨“现在留学不行了,xx小孩回国后工作都不好找”。研究表明:伴随国内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近十年留学生人数暴增,而其中大部分属于盲目跟风留学:进一步,因学习能力和自制力差不能跻身上层人才之列,只能混个学历草草了事;退一步,因事前毫无长远职业规划,回国后一脸茫然。留学生中以“进退两难人群”居多,造就了如今“留学无用论”的舆情。
二、仅此abc三类情况适合出国留学,且前途光明。若不属于上述情况,建议不要留学。如果您正纠结于:要不要送孩子出国留学?应充分考虑是否符合以下abc三类情况之一:
a孩子成绩优异,励志从事高精尖行业,有出人头地的远大理想,建议本科毕业后出国留学。事实上,对考上985、211院校理工科的考生来说,出国留学与否对事业发展影响最大。首先,就收入水平来说,包括我在内的“保守派”多从事高等教育、通信、计算机、金融、医疗行业,30岁出头平均年薪在30w左右,远不及“洋务派”;其次,就科研学术发展空间来说,在材料、航空动力、计算机等领域,欧美强国仍具有一定的科研环境优势。八卦一下,四筒爸爸的一位老铁之前在美国搞x射线光源研究,颇有天赋,15年回国到上海某高校任职,表示:国内实验条件受限,有点儿担心影响成果产出,应该在美利坚多待两年,等开花结果前夕再回来献给祖国。在欧美从事高精尖行业确实有一定的环境优势,更易习得高端技艺,就职于国外则堪称高端人才;中途回国发展则堪当栋梁之才,前景光明。
b孩子成绩一般,但善于处事、自制力强,建议出国留学,退一步,可凭借国人应试能力优势实现错位竞争,跻身国外高端人才行列,获得不错的薪酬;进一步,可晋级为a类人才。四筒爸爸的朋友圈中这类人不少,高中成绩一般,徘徊于一二本线之间,但从小懂事,自制力惊人。出国后没两年,便凭借国人的应试能力优势和自身的刻苦努力,从昔日的一般、一般、很一般鱼跃成为国外高校的尖子生,之后平布青云步入高端人才之列。当然,知子莫若父,如果小孩自制力不强,就要慎重了,否则小孩出国“旅游”几年回来,成才未果,反倒成了“进退两难人群”。
c孩子成绩较差,但家庭条件优越,且自制力强、善于处事,建议出国留学,以时间换空间,尽早修完硕研乃至博研;毕业后,凭借年龄和学历双重优势,归国后极易谋求一份体面的工作。国内一般是硕研修3年,博研修4年,博士毕业都快三十而立了。国外的硕博教育周期较为宽松,硕研2年毕业、博研2-3年毕业的情况极为常见。如果小孩成绩不理想但很懂事,家长可以考虑送出去留学,获得年龄、学历双重优势,归国后安排到高校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趁着年轻为祖国早做贡献。这样的规划尤其适合乖巧懂事的孩子:四筒爸爸的一位初中同学,本科毕业于成都某民办高校,之后到英国读了两年硕研,如今在成都一家不错的事业单位就职;一位好友,专科毕业后留学澳大利亚,25岁博士毕业(我直读硕研26岁才毕业),凭借学历、年龄优势,成功招录至某外国语学院任教。当然,这条路需要家长跟小孩达成一致,并事先做好长期规划。
如果您家的情况不在此列,不建议出国留学,否则极易沦为“进退两难人群”,适得其反。若情况特殊,请私信或在评论中提问,我会尽力解答。
原创内容,抄袭必究,转载请注明出处!
头条号:四筒爸爸,大学教师、教育与心理咨询从业者,关注我的分享,助孩子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