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智商税背后的商机。智商税生意,大有可为

2019/10/15 12:39:37发布55次查看

前一阵,我买了一台外星人电脑。结果被人吐槽说我交了智商税,说我为信仰充值了。
百度搜狗去搜一下“智商税”三个字,你能看到琳琅满目的智商税。
炒鞋是智商税,汉服是智商税,盲盒是智商税,知识付费是智商税。。。。。
看完这些文章,我不禁感到深深的自卑,我的智商为何如此之低,天天交税啊。
这些写文章的小编,专家,分析师,媒体。他们的智商怎么就那么高呢?
我当然是在讽刺了。
媒体之蠢,可见一斑。
媒体的目的是提高阅读量,他们频繁调用“智商税”这个关键词,自然就是因为这个词很容易上热度,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个优秀的媒体,应该做得事情是争取大众的共识。至于这个共识是对是错,不重要。只要你关注他,他就赢了。
为什么智商税容易引起争议和关注?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所有被称作智商税的,都是:新兴、小众事物。
不管是炒鞋者、汉服爱好者、盲盒收藏者还是知识付费用户,受众群都不大,基本在100万-300万之间。
以一二线城市主流人群2亿计算,那么每个小众爱好的受众人群,就是1%的比例。
这1%的人,非常热爱它的这项爱好,而剩下的99%,表示不理解。
于是月薪5000的新媒体小编出现了,它告诉你:不用担心,他们花钱去买那么贵的球鞋,是因为他们智商低,交了智商税。
剩下99%的人这才明白,哦,原来我是高智商,他是低智商,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这媒体说得对啊,关注了。
我无意批判媒体,媒体也是一门生意。
如果说知识付费在贩卖焦虑,媒体贩卖的就是批判贩卖焦虑的优越感,虽然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贩卖焦虑,但是没关系,公众也不懂啊。
我想说的是,这其实是一种趋势,按照流行语讲,这个叫:小趋势。
90年代的大众明星是四大天王和春晚大碗,00年后,娱乐产业飞速发展,但是全民偶像反而越来越少。到了2010年后,全民偶像几乎消失了,上一个得到全民喜爱的明星,大概还是周杰伦吧?
现在有人喜欢蔡徐坤,有人爱杨幂,有人喜欢李诞,还有喜欢杨超越的,谁都说服不了其他人接受自己的爱豆。
以前我们买洗发水,都去超市,买来买去就是宝洁那几样。现在你能在京东搜到500+款洗发水品牌。
智商税的背后,是不理解,是大众在面对小众文化崛起时的不知所措。
以前是大圈层,大家共享少数的爱好。
现在是小圈层,一个爱好只要有1%的核心人口聚集,就足够成为一个小众文化。
这里给大家提供两个关于“智商税”的生意思路。
第一,当某项产品开始被群嘲是智商税时,你可千万别跟着去嘲笑,记住一句话:大众永远是蠢货。智商税的背后是不理解,当它被群嘲时,往往意味着两点:
1)它原本是小众文化,且群体有稳定、甚至高昂的付费意愿。
2)它正在由小众向大众渗透,因此才会引来公众关注。
一旦渗透成功,生意前景不可限量,比如炒鞋人口如果从100万扩张到500万,这是5倍的增长,这是一个生意的极佳介入时机。
第二,小众品牌崛起,小众明星也会崛起,成名的成本越来越低,任何人都有机会获得自己的粉丝,这是建立个人品牌的绝佳时机。
最后我想,爱用智商税这个词的人很有趣啊。我们都知道,有钱才能交税,收入越高,交税也越高。
那从来不交智商税的人,是缺什么呢?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