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价值网里的元素,比如在传统旅游的六要素中——吃、住、行、游、娱、购,核心是“游”,这个价值网对应的是观光旅游时代的需求,吃、住、行、娱、购都是给“游”做配套的,仅仅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重构价值网里的元素,比如把原来配套的“吃”,融入地方文化、场景体验,由简单的功能配套上升为旅游吸引核,打造不同吸引力的产品。如旅游界耳熟能详的袁家村,2015年的收入已超过了兵马俑。在这个没有传统旅游资源(观光资源)的小村子,以关中特色餐饮为吸引核和突破口,建成了全国闻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对于旅游企业和主题公园项目,利用品牌优势及主题公园的运营优势、流量优势,以轻资产的方式进入购物中心,是不错的战略选择。在中国实体商业界,真正稀缺的不是人民币,而是有特色、能带来高人气的商业业态。 如果我们能将这些眼花缭乱的自然博物馆、艺术文化馆、海洋馆用最契合的手法结合到购物中心里面来,那么还会愁人气吗?
未来实体商业中,海洋是稀缺资源,生态是稀缺资源,艺术是稀缺资源,文化是稀缺资源,农庄是稀缺资源,博物馆是稀缺资源,一言以蔽之,创新和想象力是稀缺资源。所以,把主题公园开到购物中心与在主题公园建购物中心一样,都是很好的跨界。这样的购物中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购物中心,而是购物中心产品的进化。或者这种叫城市体验中心、潮流中心、生活方式中心,更能代表这类产品的核心本质。
产品、战略、ip一体化。
在互联网时代,降维思考,企业包括政府的核心就是做好产品(虽然二者对产品的定义不同),因此产品(项目)的开发模式、商业模式、产品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战略。ip已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抓手与工具,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竞争利器,一个没有ip的旅游项目很难有持久的竞争力。围绕ip建立项目的生态系统既是产品战略也是商业模式,自然也是企业战略。因此,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必须把企业战略、项目规划、ip建设进行一体化思考与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