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城里人为什么都不想去共享农场体验田园生活了?这四个原因最主要

2019/10/12 13:11:42发布54次查看
相信很多人对“共享”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尤其是城市人群,几乎每天都会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打交道。“共享”成为一种经营模式,其本质是整合闲散资源,参与者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收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把共享经济理念和实体经济相融合,就出现了共享经济。
共享农场就是把共享经济的这种理念,带到具体的农场经营中去,打造出经营大联盟,这个大联盟成员包括农民、市场资本、认领者等。
共享农场背后是整个乡村振兴口号的支持,国家和省级层面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的热度都在持续升温,这都为发展“共享农场”提供了政策支持, “共享农场”的孕育空间正在慢慢变大。
但是共享农场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先看看这个例子:武汉东西湖区的某共享农产,因经营不善只能退钱给会员。
看到市民下乡的商机,农场拿出10亩地做共享农场。租户户均约80平方米,农场有专人代为打理。虽然一年5000元租金不算低,但也吸引了50多名会员加入。
一开始大家来得很勤,但天气冷了、热了、刮风下雨了,就没人来。再到后来,天气好也不来了。
农场不得不增加人工,加上有机肥、种子、生物农药,一年盘算下来,倒亏1万多元。
共享农场连接城乡,市民下乡热情有余,现实中却难以维持。租户都是什么感受呢?
第一,田园生活想,现实不如想象中美好
“梦想很美,但贵在坚持。”李女士曾在东西湖认领过共享菜地。“体验农家乐”“diy种植有机蔬菜”等都市田园美梦,在下地劳作后,瞬间破灭。“很累很脏,在地里呆半个小时就受不了。”李女士表示,起初她还想着可以带孩子进行田园亲子教育,但孩子到田里玩个十几分钟,就呆不下去了。
第二,乡下交通不便利,时间成本太大
交通不便也影响租户热情,因为堵车,从城区到郊区至少一个小时,劳作10分钟就回家,时间成本不划算。
第三,城里人没有种植技术,热情减退
种菜技术也阻碍共享菜地发展。不少租户坦言,种菜是个技术活,施肥时机、浇水多少、农药施用,个个都有门道。租户们辛辛苦苦种出了蔬菜,却总不如农民种的好。
第四,经济成本高,不如在超市买菜吃
算经济账,共享菜地也缺少优势。“劳作一季,收获就那么一点点。”曾在黄陂老家租地种菜的杨女士说,一个星期顶多能吃上一顿自种的蔬菜,遇到刮风下雨、虫害,那就要打水漂了,租地年费加上日常投入,算下来比在菜场买菜要贵不少,经济上不划算。
快速高效的城市生活节奏,注定难以与田园理想步调一致。
共享农场究竟怎样才能发展好,要先找到病症所在,看清租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他们是真的想种菜,还是想休闲?如果来乡下经营一块土地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更大了,人家为什么还要花钱找罪受?
共享农场对于乡村振兴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但是还需探索适合人的欲望的模式,而不是想当然,探索之路还有很长!
农村赚钱新项目,点击“了解更多”抢占家乡市场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