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13日,我国的生猪外三元均价27.84元/公斤,较昨日的猪价下跌0.03元,内三元和土杂猪均价分别为26.45元/公斤和25.88元/公斤,也分别下降了0.36元和0.43元。全国的猪价又绿了一片,有5个地区的猪价上涨,有9个地区的猪价下跌,其它地区的猪价保持稳定。
其中,南方地区以稳定为主,北方地区则是多地下降。华南和西南地区稳中上涨,主要是前期非洲猪瘟摧残严重,猪源供应紧张;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华北地区下降面积和幅度都比较大,主要是中秋节备货工作结束,以及屠企们进行试探性压价。
那么,今天咱们来聊一下,在猪价又绿了一片,多达9个地区的猪价下跌的情况之下,未来的猪价还会雄起吗?
1.猪价下跌
近期的猪价弱势运行,一方面是国家为了节日猪肉供应有保障,在各地投放一定的储备猪肉,致使市场上猪肉供应充足。另一方面是猪肉价格在20元/斤以上运行,引起消费者们的抵触心理,市场上的猪肉销售数量下降,无力支撑起猪价继续上扬。
最后一点就是,在猪价越涨越高的时候,养猪户们都想缓上两,三天时间,可是,在近期的猪价涨势减缓的时候,各地的生猪出栏速度变快,从而给屠企们创造了进一步压价的机会。
2.未来走势
一方面是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继续下降。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生猪存栏环比下降9.8%,同比下降38.7%,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9.1%,同比下降37.4%。而且,据俄罗斯的非洲猪瘟发展规律,非洲猪瘟有“怕冷不怕热”的特点,即秋冬季节的疫情发生比较少。可是,10日的宁夏银川又发生了1起新的疫情,表明非洲猪瘟短时间内是不可控的,未来的生猪供应将会持续紧张的态势。
另一方面是中秋节是一年里的猪肉消费分水岭,因为过了中秋节之后,天气将会越来越寒冷,人们需要吃更多的猪肉来补身体了。另外,国庆节,重阳节的备货工作开启,以及北方地区的秋收工作高峰到来,都会促进一定的猪肉消费升温。
综上所述,在生猪供应持续紧张,又撞上下半年的猪肉消费旺季,未来的猪价还会再一次雄起的。那么,大家又是如何认为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