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芝堂谈荟》中就有“释家以狮子勇敢精进。为文殊菩萨骑者”的记述,在石窟的佛台上,常常刻有一对神瑞化的铜狮,把佛陀说法称为“狮子吼”,其佛坛座称“狮子座”。铜狮身上的这些神瑞化的怪异装饰,一直到唐代才去掉,开始形成了铜狮的造型,这种形式一直左右着以后的铜狮造型,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文彩和格调的传统铜狮形象。
在陕西省博物馆内藏有2只非同一般的铜狮,这2只铜狮在弥勒佛造象下面,其造型和真狮相似。刻划的十分精美,尤其是右面那只铜狮子,明显看出是受到外来的影响。就象某些国外狮子的造型,狮的头部很大,鬃毛呈放射状竖起,成为圆形,嘴巴张开,能看到下面一排牙齿,而下巴却看不到。铜狮子的尾巴高高地向上竖起,尾端象莲蓬头一样向上,整个铜狮子装饰味很浓,十分逗人喜爱。
寺庙的铜狮子艺术形象,继承了唐代的造型,但增强了装饰性,减弱了狮子的神秘感和威猛感,形象进一步世俗化,在寺庙和祠堂内外应用也更为广泛。
小型的铜铸工艺佛狮子,北京故宫和上海博物馆等均有收藏。北京故宫藏的是宋代文殊骑铜狮子佛像、整座雕像高175厘米,铜狮子竖耳张口,长尾高翘,迈步前进,有一牵狮胡人头戴尖帽,留络腮胡。这头铜狮子小巧而精工,通体装饰华丽,佛端坐于狮背,比例大于狮子,故有上重下轻之感。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文殊骑铜狮也是北宋的小铜狮;高约13厘米,狮子作阔步行进状,形态壮健,张口怒吼,衬托了菩萨的安详和文静。
河北中正铜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
13722252255
中国 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