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成长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教育亲子教育

2019/10/5 14:03:59发布53次查看
前两天看到这么一句话:“孩子需要被赏识,需要被认可,教育应该采取鼓励式,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有信心面对以后的困难”。对很多孩子来说,鼓励远远要比责怪起到的正面效果要多,就拿小编小时候为例,当时考了数学98分,妈妈很开心带着我去买了身新衣服,而爸爸看到我却说:“又不是考满分,还有脸嘚瑟”,当时就哭了,至今仍然忘不了那句话,十分受伤害。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打压,因为只有孩子被赏识了,下次才会更期待赏识,会努力比这次做的更好,一次一次的超越自己,孩子想没有出息都难!
有些家长在这方面做的特别不好,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娃比较,说:“你看人家的谁谁,考了多少分!”从小到大,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作为阴影笼罩在自家孩子的头上,怕孩子骄傲自满是正常的,但是也不能在该鼓励的时候不鼓励,该赞美的时候不赞美啊!听到有些孩子的心声:“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能夸我一句。”,这句话真的是很心酸了,每天对孩子进行羞辱、打击,让孩子抬不起头来,这样的教育方式就是对孩子好吗?有人说:“*一个让自己孩子抬不起头来的,一定是父母!”
一棵树可以结出无数个果,每一个果里面包含着一到多的种子,然后便撒出去的每个种子又成为一棵树,又结出无数的果...这就是发展性的逻辑。一棵树对自己的要求都是我能够产出无数棵树,自己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生命价值,不断地在成就更多的生命。
我们比树如何呢?
我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呢?所以孟母三迁是特别好的一个教育典型,是成就型的陪伴。
上等的比例在我看来占多少呢?0.1%,中等教育是0.9%,下等教育是99%。上等教育也就是一千个人里面有一个,一千组家长里有一组。佛经里说:一千个修行人里面就会有一个菩萨,难道不是一样的逻辑吗?难道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掌握自己生命质量,能够发挥自己生命能力,能够自利利他、有自由自在的生命体吗?难道你不要培养一个这样的菩萨出来吗?
那么需要事先把你自己转化成为这样具有菩萨心怀的人,你行不行?你当然行!
这世界上有一种道德绑架,叫做:我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只是我不想以身作则而已。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修行。父母与孩子相识于世间,瞬间便决定了一生的缘分。我们总以为当父母是在陪伴孩子成长,但是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孩子在陪伴我们成长。为人父母,责任重大,但是很多人在成为父母的那一刻,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伊坂幸太郎曾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我完全赞同,虽然我完全认同每个父母对待孩子的出发点都是好的这个观点,但并不代表父母做什么都是对的。

无锡言行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18505225313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