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历史上的姜维跟《三国演义》里的不一样

2019/10/2 14:27:07发布48次查看

原创文字,大家请忽略
1姜维是天水冀县人,从小就胸怀大志也爱折腾,姜维喜欢看儒家大学者郑玄的经学可后来姜维才发现,所谓的觉醒是要有代价的。他必须失去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比如没几年姜维就做了天水郡参军,代价是姜维父亲战死沙场,子承父业姜维:如果是因为父亲死了,我才做上干部,我宁愿不要!就这样姜维就和母亲相依为命,直到有一天,那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部队正向祁山挺进,这时姜维和其他功曹正跟着天水太守马遵在外面巡查,马遵听说蜀军来了很多郡县已经响应了蜀军,就怀疑姜维等人会有异心,马遵扔下了姜维等人连夜跑去上邦,等姜维发现马遵跑了后连忙去追,可是已经晚了,上邦城门已经关闭,于是姜维想带部众去冀县,可冀县也不让他们入城。5不得已姜维就投向了诸葛亮,而这时马谡街亭战败,诸葛亮拨了西县千余家回蜀,这样姜维和母亲就分开了。
于是在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
这里面有的是姜维挑衅的刺探魏国虚实,有的是抵御魏国的进攻,有的是乘羌胡少数民族闹时事搞点事情,有的是乘魏国政变、内乱时乘机进攻捞点好处,有次是配合东吴诸葛恪的进攻,做点赞助。(其中247年和249年的战争请看之前的郭淮篇,)
总之这十一次北伐的结果是有胜有败,姜维是升官了最后做了大将军掌握兵权,但是国力是否被姜维北伐消耗掉要分开来讲,姜维可是匡夫汉室不是好男儿的志向吗?
费祎虽然不同意姜维,但也反驳不了,所以给姜维的兵力不足万人,这样姜维再折腾都折腾不到哪里去。
《三国志姜维传》: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253年前也就是费祎去世前的战争与其说是姜维北伐,其实更多的是,找机会乘魏国内乱时北上伐一下,捞点好处,不过收效甚微。也就255年在狄道规模稍为大点,但之后就没有大规模北伐了,所以战争只能说影响蜀国国力,但不能说蜀国国力就是被姜维打掉的。
但是想做到“继丞相之遗志,讨篡汉之逆贼!”是不可能实现了,因为自238年魏国司马懿打下辽东后,魏蜀两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拉开。
所以我们从姜维掌兵权的256年算起把姜维的北伐一分为二看,前者是姜维为实现个人理想而战,只是兵少收效甚微。后者又是要靠战争来保住现在的位置。说难听点就是不北伐他就被朝中刷下来了。比如256年姜维越蜀将胡济组团来打,这场战争就是姜维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结果胡济放鸽子,姜维军被邓艾打败。
因为当时朝中有一大把反对姜维北伐的,也有很多人开始讨厌姜维。原因很多,我个人感觉是有的是觉得姜维升迁来的不正,领导不要你的打仗,你偏要打仗立功升官,另外大家都觉得现在不是打仗的时候,姜维偏要去打,然后升官了,那姜维自然会受到同僚排挤。还有的则是觉得姜维玩众黩旅还要捞上自己,那不是拖自己下水吗?
这些反对的人里有益州的本土派谯周,他还写下《仇国论》讽刺姜维;黄皓、诸葛瞻、董厥计划罢免姜维;张翼在战场上直接跟姜维开吵;梓潼太守杨戏一直不服姜维,酒后嘲笑姜维结果被免官;就连廖化后来都反对姜维北伐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